帳號:guest(18.97.14.8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中):林維明
論文名稱(中):「見清淨」之探討-以《清淨道論》為主
論文名稱(英):A study of the“Purification of View”:based on the Visuddhimagga
指導教授(中):蔡耀明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宗教研究所
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30
中文關鍵詞:見清淨清淨道論攝阿毘達摩義論究竟色法究竟名法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795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53
  • gshot_favorites title msg收藏:0
當人觸對外境時,必然攝取境相,但由於所取的境相可能有局部性或片面性,致使認識未能完全掌握真相,而有以偏概全,以末為本,以是為非的見解。「見」是知見、見解的意思。「見」能引導言行。修學佛法必先建立正知正見,才能進入佛法大海中尋寶。本論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討如何可得到「見清淨」?
由於中文佛學界在「見清淨」方面的研究不多。對如何依序從修習戒清淨、心清淨達到見清淨的探討,以及如何如實觀見五蘊的具體實修方法也很缺乏。而南傳佛教在這方面論述的比較具體實用,所以本研究是以《清淨道論》為文本。對其中「名相」或「義理」方面有疑惑之處,嘗試與文本對話,以便更理解經典所展現的內容。有時藉由祖師大德或現今的禪師們實修的體驗,如此可較為深化對經論的理解,確實掌握經文的要義,使得辨析議題的結果,更為具體實用。而本論文僅聚焦在五蘊的色及名(受、想、行、識)之觀照上。
論文所探討的內容共分為八章。第一章:<緒論>。陳述撰寫本論文的問題意識、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依據、研究方法與範圍;前人的研究概況與本論文的研究價值及整篇論文的組織架構;第二章:<見清淨思想的背景>。討論內觀修行的起源及三學、七清淨與十六觀智的關係;止觀的差別及觀禪者的條件。第三章:<色業處與名業處的基本理論>。主要研討二十八種色法、色法產生的原因以及色法的三種密集、六處門色法及色法轉起的次第等色業處以及心所法、心法、辨識六門心路歷程及四種名法密集等名業處。第四章:<見清淨的觀色法>。研討以簡易法、四界差別、五蘊、十二處及十八界切入觀色法的實務。第五章:<見清淨的觀名法>。探討覺知名法的方法,以及簡易、四界、五蘊、十二處及十八界觀名法的實務。第六章<見清淨的觀無我>是從無我論與緣起論兩個觀點加以討論的。第七章<見清淨的實務>是就與禪定的關聯性、如何推動解脫道及生活上的運用等三個面向加以論述的。第八章<結論與省思>是總結本論文所探討的內容,並提出後續可再進行的研究方向建議。
研讀經論必須不離開經論本義,進行經論的詮釋及實踐佛法。佛法本來就是與生命相結合的。讓佛法浸潤身心、轉化及淨化生命,這是本論文的真正目的。
With our five physical sense organs, including the faculties of eye, ear, nose, tongue and body, we experience the external world of visible form, sound, odour, taste, and tangible objects, which represent, rather than the whole world, only some facets of the world. In other words, what we experience, physically or mentally, is just partially true. To fully realize and practice the ultimate truth, the study of Purification of View (ditthivisuddhi) is undoubtedly a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research, based on 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visuddhimagga) written by Bhadantacariya Buddhaghosa in the fifth century, investigates the text of Purification of View and focuses on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ultimate materiality and mentality in the hope of grasping an in-depth insight into the Buddha’s teaching and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Nirvana. The five aggregates include materiality, viz. the aggregate of matter (rupakkhandha), and mentality, namely, the aggregates of sensation (vedanakkhandha), perception (sabbakkhandha), volitional activities (savkharakkhandha), and consciousness (vibbanakkhandha). There are eight chapters in the thesis: the introducti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on Purification of View, the basic theory of matter formation (rupakammatthana) and mental formation (namakammatthana), knowing and seeing of materiality, mentality, and no-self (anatta), the practice of Purification of View, and the conclusion. The aim of this thesis, above all, is to examines the teaching and training of Purification of View. This insightful knowledge is directly experienced by a practitioner manifests itself in the ultimate materiality and mentality, where there is no being or self to claim its own existence.

感言 i
摘要 iii
ABSTRACT iv
目次 v
圖表目次 ix
凡例與縮寫語 xi
第一章 緒 論 1
前言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研究動機與目的 2
一、問題意識與研究動機 2
二、研究目的 5
第二節 文獻依據、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圍 6
一、文獻依據 6
二、研究方法 8
三、研究範圍 8
第三節 前人的研究概況與本文的研究價值 10
一、前人的研究概況 10
(一)中文出版品的學術回顧 10
(二)英文出版品的學術回顧 12
(三)日文出版品的學術回顧 14
(四)概括性的評語 14
二、本論文的研究價值 14
第四節 論文章節安排 15
第五節 本章結論 17
第二章 「見清淨」思想的背景 18
第一節 內觀修行的起源及三學、七清淨及十六觀智之關係 18
第二節 止、觀的差別 21
一、七清淨與止、觀禪修關係 22
二、由八正道透視止觀禪修的運作 24
三、「奢摩他」與「毗婆舍那」的異同 33
第三節 觀禪者的條件 36
一、止行者 37
二、純觀行者 38
第四節 本章結論 39
第三章 色業處與名業處的基本理論 41
第一節 色業處的基本理論 41
一、二十八種色法 43
(一)十八種完成色 44
(二)十種不完成色 47
二、色法產生的原因 51
(一) 業生色 51
(二) 心生色 52
(三) 時節生色 53
(四) 食生色 54
三、色法的三種密集 55
(一) 相續密集 55
(二) 組合密集 56
(三) 作用密集 56
四、六處門色法 56
五、色法轉起的次第 57
第二節 名業處的基本理論 59
一、心所法 59
(一)邪見 61
(二)念(sati) 63
(三)「善心」所包括的名法 66
二、心法 66
(一)五十四種欲界心 68
(二)十五種色界心 73
(三)十二種無色界心 74
(四)八種出世間心: 74
(五)八十九心或一百二十一心 75
(六)八十九心及其作用 75
三、如何辨識六門心路過程? 77
(一)五門心路過程 78
(二)意門心路過程 81
四、打破名聚的四種密集 86
(一)相續密集 86
(二)組合密集 86
(三)作用密集 87
(四)所緣密集 87
第三節 本章結論 87
第四章 「見清淨」之觀色法 93
第一節 簡易的觀色法 93
第二節 四界差別觀色法 94
一、簡略的四界差別觀色法 94
二、詳盡的四界差別觀色法 96
第三節 五蘊觀色法 98
一、一種色法 98
二、二種色法 99
三、三種色法 101
四、四種色法 102
五、五種色法 102
第四節 十二處觀色法 103
第五節 十八界觀色法 105
第六節 本章結論 106
第五章 「見清淨」之觀名法 108
第一節 覺知名法的方法 109
第二節 簡易觀名法 109
第三節 四界差別的觀名法 112
一、簡易法的四界差別觀名法 112
二、詳盡法的四界差別觀名法 118
第四節 五蘊觀名法 120
一、「想」法的觀照 120
二、「行」法的觀照 121
(一) 如何辨識「意門善速行心路過程」? 122
(二) 如何辨識「五門善速行心路過程」? 125
第五節 十二處觀名法 127
一、如何辨識善名法? 128
二、十結概說 129
三、辨識「概念」為所緣的不善名法的修持 133
四、辨識「究竟法」為所緣的不善名法的修持 135
五、辨識所緣「六境」為不善名法的修持 138
第六節 十八界觀名法 140
第七節 綜合討論 141
第八節 本章結論 144
第六章 「見清淨」之觀無我 147
第一節 無我論 147
一、確定只有名、色而無有情 148
二、從「絕對」與「相對」角度詮釋「無我」與「自我」觀念 149
三、滅除「自我」的幻象 150
四、那個才是真正的自我? 151
第二節 緣起論 152
一、世間的緣起流轉觀 153
二、出世間的緣起還滅觀 160
第三節 本章結論 161
第七章 「見清淨」的實務 162
第一節 見清淨與禪定的關聯性 162
一、禪定的說明 163
二、「見清淨」與「禪定」的關聯性 166
第二節 如何推動解脫道? 170
一、各論典所述修習位次 170
二、《清淨道論》所教導的解脫實修方法 176
(一) 「七清淨」的修學綱要 176
(二) 佛教倫理解脫學 178
第三節 生活上的運用 181
一、日常生活中修觀的培育 182
(一)敬業 182
(二)走路 182
(三) 不生氣 184
(四) 用餐 184
(五) 活在當下 185
(六) 養成正念的習慣 185
二、離二見,住於正道中 186
第四節 本章結論 188
第八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189
參考書目 191
附錄一:佛教的三部論書對「四大」的不同說法探討 206
附錄二:二十八色的特相、作用、現起及近因 226
附錄三:五十二心所的特相、作用、現起與近因 228





圖表目次
表2-1 《清淨道論》各品與三學、七清淨、十六階智的對照表 21
表2-2 俢止與修觀的差異性 36
表3-1 二十八種色法 43
表3-2 二十一種色聚 52
表3-3 依四因,分析二十四種究竟法 55
表3-4 六處門色法-以眼處門五十四色為例 56
表3-5 五十二心所 61
表3-6 各種邪見說明 62
表3-7 四念處與止觀、業處、及所緣類別關係 64
表3-8 八種貪根心 68
表3-9 兩種瞋根心 68
表3-10 兩種癡根心 68
表3-11 八大善心 70
表3-12 欲界二十四種美心 71
表3-13 十五種無因果報心 72
表3-14 五十四種欲界心 73
表3-15 色界十五心 73
表3-16 無色界十二心 74
表3-17 無色界心的所緣與超越說明 74
表3-18 八十九心或一百廿一心 75
表3-19 八十九心及其作用的對照表 77
表3-20 不同所緣強度的眼門心路過程 80
表3-21 欲界意門心路的四類過程 82
表4-1 究竟法與蘊、處、界的對照表 105
表5-1 禪那名法範例 110
表5-2 意門禪那定心路過程中的名色法數量 111
表5-3 八十九心(或一百廿一心) 117
表5-4 取真實色法為所緣的「意門善速行心路過程」中的名色法數量 124
表5-5 取非真實色法為所緣的「意門善速行心路過程」中的名色法數量 124
表5-6a 「五門善速行心路過程」中的「名色法」數量 126
表5-6b 「意門善速行心路過程」中的「名色法」數量 126
表5-7  擁有離心所、無量心所或佛隨念、死隨念的名法組之名色法數量 129
表5-8 「不善意門心路過程」的名法數量 134
表5-9 「不善心速行心路過程」的名色法數量 136
表5-10 六組所緣的辨識法 139
表5-11 一切存在法與蘊處界之關係 141
表7-1 三部論書的解脫道修行次第對照表 171
表7-2 七清淨的修行過程 179
圖3-1 最完整的眼門心路過程 78
圖3-2 初次證得與再次證得禪那的心路過程比較 83
圖3-3 出世間的意門心路過程 84

一、經藏及論藏資料
(一) 、《清淨道論》的譯本及解說
.水野弘元譯(1978)。《清淨道論》,南傳大藏經第六十二至六十四冊。東京:大藏出版社。
.悟醒法師譯(1998),〈清淨道論〉,《南傳大藏經第69冊》,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覺音造,葉均譯,(2002),《清淨道論》,高雄:正覺學會。
.覺音論師著,葉均譯,果儒法師修訂(2010),《清淨道論》,桃園:中平精舍。
.見澈法師,(2003),《清淨道論讀書表》。高雄:正覺學會。
.Bānamoli Bhikkhu, trans.,(1956, 1991)。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Kandy: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fifth.
.C.A.F. Rhys Davids, D.Litt.M.A.ed.(1975)。Visuddhimagga.London: PTS.
.Pe.Maung Tin,trans.(1975), The Path of purity,London:PTS.
(二)、《解脫道論》的譯本及解說
.《解脫道論》阿羅漢優波底沙造,梁.婆羅譯。T32/1648。
.黃夏年釋譯(1998)。《解脫道論》。高雄:佛光文化。
.Soma Thera, & Kherminda Thera trans. (1961, 1995),The Path of Freedom, Kandy: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三)、《攝阿毘達摩義論》的譯本及解說
.水野弘元譯(1978)。《攝阿毗達摩義論》,南傳大藏經第六十五冊。東京:大藏出版社。
.釋法舫譯(1985)。《攝阿毗達摩義論》,收於《大藏經補編》七。台北:華宇出版社。
.菩提比丘英編,尋法比丘譯(2003)。《攝阿毗達摩概要精解》。高雄:正覺學會。
.釋悟醒譯(1998)。《攝阿毗達摩義論》,漢譯南傳大藏經第七十冊。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葉均譯(2005)。《攝阿毗達摩義論》。嘉義:法雨道場重印。
.明法比丘編(2008)。《攝阿毗達摩義論表解》。嘉義:法雨道場。
.郭哲彰譯(1996)。《法集論》、《分別論》及《人施設論》,漢譯南傳大藏經第四十八冊、四十九冊及五十冊。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陳水淵譯註(2001)。<附錄:巴漢對照《攝阿毗達摩義論》譯注>。《南傳上座部《攝阿毗達摩義論》的哲學思想研究》。東海大學博士論文,pp.248-297。
.佐藤良智譯(1978):《法集論》。南傳大藏經第四十五冊。東京:大藏出版社。
.釋覺惠譯(2003)。《人施設論》。台南:原始佛教學院。
.Bodhi Bhikkhu(1993):General Editor, 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 Kandy: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Barada Mahathera(1956, 1979),A Manual of Abhidhamma. Malaysia: Buddhist Missionary Society, Fourth revised edition.
.Hammalawa Saddhatissa,ed.,Abhidhammattha-sangaha and Abhidhamma-atthavibhavinitika.PTS
(四)、巴利《巴柯耶》(Nikāya)的譯本及解說
.大林靜舍恭印(1993)《小部經》。南投:大林靜舍。
.了參法師譯,明法比丘註(2008)《法句經》。台北:慈善精舍。
.了參法師中譯,Ven.Sri Acharya Buddharakkhita(2012)。《法句經》。台北:慈善精舍。
.巴宙博士譯(2003)《南傳彌蘭王問經》。宜蘭:中華印經學會。
.于潟龍祥日譯,江百鍊漢譯,釋芝峰校證。(2009)。《原始中部經典》。台北:慈善精舍。
.江百鍊據日譯本重譯(2010)。《長部經典》。台北:慈善精舍。
.宗喀巴大師造,法尊法師譯。(2011)《菩提道次第廣論》台北:中華民國佛教大乘四攝協會。
.宗喀巴大師造,釋如性恭譯(2012)。《菩提道次第略論》。台北:福智之聲出版社。
.帕奧禪師註釋(2008)。《轉法輪經》及《無我相經》。台北:慈善精舍。
.明法比丘編(2009)。《禪修法要》花蓮:法蓮藥師共修會。
.明法比丘編(2008)。《大念處經》(Mahāsatipātthānasuttam)《長部》22經,巴漢英對照)。嘉義:法雨道場。
.明毗三藏持者大長老著(緬甸文),烏哥烈及烏叮靈英譯,敬法比丘中譯(2011)。《南傳菩薩道(The Great Chronicle of Budahas)》。台北:慈善精舍。
.馬欣德尊者(2010)。《大護衛經(Mahāparitta)》。台南: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郭良鋆譯(1988)。《經集》(suttanipāta) 。台北:慈善精舍。
.菩提比丘英譯,德雄比丘中譯(1988, 2002)。《沙門果經及其註疏》。嘉義:法雨道場。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果儒法師修訂。(2011)。《長阿含經》。桃園:中平精舍。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明法比丘注。(2012)。《雜阿含經(上)及(下)》。嘉義:法雨道場。
.《無礙解道》。《南傳大藏經》卷43。高雄:元亨寺,妙林雜誌社。
.Bodhi Bhikkhu. Trans,(2000),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Sajyutta Nikāya.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Vol.I~II.
.Banamoli Bhikkhu & Bhikkhu Bodhi, trans. (1995), The Middle Length Discourse of the Buddha: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Majjhima Nikāya. Kandy: Buddhist Bublication Society.
.Pesala Bhikkhu, ed. (2010), The Debate of King Milinda, Sri Lanka: Association for Inght Meditation.
.U. Htin Fatt, trans., (2006), Majjhimapannasa Pali from Majjhina Nikāya, Yangon, Myanmar: Utun Mya Aung.
.U. Kolay, trans., (2005), Pāthikal Vagga Pāli, from Dīgha Nikāya, Yangon, Myanmar: U Tun Mya Aung.
二、中日文專書及論文
Tharmanay Kyaw禪師著,Hia Myint Kyaw 英譯,果儒中譯(2012)。《何謂毗婆舍那與簡單的毗婆舍那》。台北:慈善精舍。
丁敏(2005)。<佛教「專注」故事的注意力向度分析>《新世紀宗教研究》第四卷第2期。台北:宗博。pp.169-188。
大乘禪師(2011)。<上座部禪法教學:實踐人性的超越與解脫>及<上座部禪法在台灣之弘傳根基因緣與無我的實踐>。《禪法與當代台灣研討會會議手冊》。台南:成功大學。pp.17-27及pp.59-69。
大乘禪師(2012)。《直達涅槃之道》。基隆:佛文化。
大乘禪師(2012)。《清淨道論MP3六片》。基隆:佛文化。
大乘禪師(2012)。《阿含止觀解脫道次第之實踐》。圓光佛研所暑期佛學營講義。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
小池龍之介著,鈴木智子漫畫,黃穎凡、沈燕翎譯(2012)《不為難自已的練習》。台北:臉譜。
王晴薇(2007)。〈慧思禪觀思想中之「四念處」〉。《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3,頁1-53。
王晴薇(2011)。《慧思法華禪觀之研究-法華三昧與大乘四念處的互攝與開展》。台北:新文豊出版社。
仁愿比丘,黃謹良、嵩逸矯是(1978)。《泰巴漢對照南傳佛學辭典》。泰國:普門報恩寺。
水野弘元(1964)。《パーリ仏敎を中心とした仏敎の心識論》,東京大學博士論文,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水野弘元(1997a)。《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東京:春秋社。
水野弘元(1997b)。《巴利論書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三)。東京:春秋社。
水野弘元,許洋主譯(1986)。《巴利文法》。「世界佛學名著譯叢」冊5。台北:華宇。
水野弘元,釋惠敏譯(2000)。《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台北:法鼓文化。
水野弘元,釋達和譯(2000)。《巴利論書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三)。台北:法鼓文化。
西格爾等,劉興華等譯(2007)。《抑郁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北京:世界圖書。
西格爾,李迎潮,李孟澤譯(2010)。《正念之道,每天解脫一點點》。北京:中國輕工業。
多識仁波切(2005)。《佛教理論框架》。屏東:慈悲林雪域學佛會。
向智尊者,香光書鄉編譯組譯(2011)。《法見》。嘉義:香光書鄉。
向智尊者,賴隆彥譯(2006)。《正念之道:念處經基礎修心手冊》。台北:橡樹林。
向智尊者,賴隆彥譯(2005)。《佛陀的聖弟子傳(I);(II);(III)及(IV)》。台北:橡樹林。
江亦麗(2001)。《說一切有部的哲學思想探索》。中國社會科學院碩士學位論文。收入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11。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江本勝著,長安靜美譯(2002)。《生命的答案,水知道》。台北:如何。
吉祥尊者(2009)。《自然的代價》。台南: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艾雅卡瑪(Ayya Khema),禪行編譯組編譯(2005)。《何來有我》。(Who is My Self? –A Guide to Buddhist Meditation)。香港:聞思修佛法中心。
沙達馬然、班迪達著,大越法師、潘宗銘、溫宗堃、何孟玲譯(2012)。《正念禪修方法》。台北:慶安正念推廣中心。
沈家楨講述(2006)。《五眼》。台北:慧矩。
佐藤密雄,釋印海譯(2005)。〈清淨道論中之止觀〉。《止觀方法及其實踐之研究》。台北:嚴寬祜文教基金會。
坂本幸男,釋依觀譯(2005)。《阿毘達磨之研究》。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
何孟玲(2001)。〈中部、念處經四念處禪修方法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華梵大學。
呂凱文(2002)(初期佛教緣起概念析論:緣起與《雜阿含》「雜因頌」諸相應概念之交涉)。《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輔仁大學。
阿姜布拉姆,賴隆彥譯(2007)。《禪悅-快樂呼吸十六法》。台北:橡實。
戒喜尊者編著、鄔明雪英譯、溫宗堃、何孟玲中譯(2012)。《馬哈希尊者傳》。台北:台灣佛陀原始正法學會。
性空法師(2004)。《四無量心》。嘉義:香光書鄉。
性空法師(2005)。《阿毗達摩的理論與實踐:清淨道修習次第》。嘉義:香光書鄉。
性空法師(2006)。《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嘉義:香光書鄉。
性空法師(2006)。《念處之道》。嘉義:香光書鄉。
長井真琴(1990)。〈解脫道論與清淨道論的比較研究〉,收於《清淨道論》(一)。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頁1-20。
法蘭克˙裘德˙巴奇歐(Frank Jude Boccio)著,鄧光潔譯,(2005)。《正念瑜伽-結合佛法與瑜伽的身心雙修》。台北:橡樹林文化。
帕奧禪師(2001)。《正念之道》、《菩提資糧》、《如實知見》;(2002)。《轉正法輪》;(2007)。《智慧之光》第三版。高雄:淨心。
帕奧禪師(2008)。《顯正法藏》;(2009)。《禪修入門與次第》;(2011)《出入息念》。台南: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帕奧禪師等講述(2012)。《禪修問題與解答》。台北:慈善精舍。
明法比丘主編(1999)。《三十二身分》。嘉義:法雨道場。
明法比丘主講(2006)。《四聖諦》。嘉義:法雨道場。
明法比丘主講(2009)。《禪修手冊》。嘉義:法雨道場。
林永勝,(2008)。〈南朝隋唐重玄學派的工夫論〉。《國立清華大學博士論文》。新竹:清華大學。
林永勝,(2011)。<功夫試探-以初期佛教譯經為線索>,《台大佛學研究》。第21期,pp.1-33。
林永勝,(2012)。<程頤的涵養論-以變化氣質說為線索>。《兩岸“氣論與中國哲學”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清華大學,頁161-188。
林維明(2008)。〈十六特勝之探討-以《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及《雜阿含經》為主〉。《2008〔當代台灣宗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宗教學會,頁135-159。
林維明(2009)。〈《入中論》的七相無我觀探源〉。《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台北:華嚴蓮社。頁211-230。
林維明(2010a)。〈《中論.觀法品》的三三昧探討〉。《第二十一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嘉義:香光尼眾佛學院。頁137-149。
林維明(2010b)。〈《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序言、跋文及序分的思想概要〉。《妙林》第22卷8/10月號。高雄:元亨寺妙林雜誌社。頁44-53/42-48。
林維明(2012a)。<宗教現象學與佛學對自我的看法>。《水利會訊》15期。台北:水利技師公會。頁181-193。
林維明(2012b)。〈佛教無我觀的探討〉。《妙林》。(已接受,尚未出版)。
林維明(2013)。〈瑜伽現量之研討〉。《妙林》。(已接受,尚未出版)。
林忠億(2010)。《佛學名詞中英巴梵彙集》。台北:慧姖。
林崇安(2012)。《八正道之禪觀》。圓光佛研所暑期佛學營講義。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
金克木(1990)。〈說「有分識」(bhavanga)〉。發表於《現代佛教》1963年第三期。收於金克木著,《印度文化論集》。台北:淑馨出版社。
阿姜念著,凡拉達摩譯(2010)。《身念處禪觀修法》。嘉義:法雨道場。
阿姜查著,賴隆彥譯,(2004)。《阿姜查的禪修世界(戒)、(定)、(慧)》。台北:橡樹林。
阿姜查著,賴隆彥譯(2006)。《無常》。台北:橡樹林。
佛使比丘著,黃國清譯(1994)《啟開真理的智慧》。南投:大林精舍。
佛使比丘著(1995,2004)。《生活中的緣起》。嘉義:香光書鄉。
佛使比丘著(1996)。《法的社會主義》。嘉義:香光書鄉。
佛使比丘著(1997)。《無我》。嘉義:香光書鄉。
佛使比丘著(1998)。《內觀捷經》。嘉義:香光書鄉。
佛使比丘著(2000)。《解脫自在園十年》。嘉義:香光書鄉。
佛使比丘著(2001)。《一問一智慧》。嘉義:香光書鄉。
佛使比丘著、曦比丘譯(2010)。《人類手冊》。台北:聖諦編譯組。
佛使比丘著(2011)。《生命之囚》。嘉義:香光書鄉。
胡君梅(2007)。<漢譯《雜阿含經》緣起說之研究-以心理實修為視角>。《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政治大學。
洪漢鼎主編(2001)。《理解與解釋-詮釋學經典文選》。北京:東方。
恰宓禪師著,德雄比丘譯(2010)。《邁向解脫涅槃的高速公路──毗婆舍那(四念住)實修方法)》。台北:清淨毗婆舍那禪修研習中心。
恰宓禪師著(2002)。《禪修開示錄》。台北:清淨菩薩學處。
恰宓禪師著,果儒譯(2008)。《毗婆舍那禪:開悟之道)》。台北:慈善精舍。
黃健原(2006)。<生活化的動態禪修之研究與應用>。《2005佛學論文獎學金得獎論文集》。台中:台中市正覺堂。pp.33-62。
黃健原(2004)。<南傳佛教之「四念處、內觀、動中禪」初探>。《2004年佛學論文獎學金得獎論文集》。台中:台中市正覺堂,pp.139-172。
馬哈希尊者著,林憲宏,陳怡如譯(012)。《回家路上:聖居經講記&八正道引導至涅槃》。台北:台灣佛陀原始正法學會。
馬哈希尊者著,溫宗堃、何孟玲譯(2011)。《轉法輪經講記》,台北:佛陀原始正法中心。
馬哈希尊者著,溫宗堃譯,(2006),《馬哈希的清淨智論》,台北:大千出版社。
馬哈西禪師著,溫宗堃譯(2007)。《毗婆舍那講記, 含<法的醫療>》。台北:南山放生寺。
黃俊威(1993)。〈南傳上座部「有分識」思想之探討──以「九心輪」問題為中心〉。《圓光佛學學報》創刊號,1993年12月,頁293-302。中壢:圓光出版社。
捨棄我禪師著(2007)。《內視禪入門及正確的修行態度》。美國:休士頓禪修中心。
捨棄我禪師著(2008)。《四念處內觀智慧禪法》。台北:慈善精舍。
淨法尊者編譯(2012)。《殊勝功德-《寶經》的教法》。台南:台灣南傳上底部佛教學院。
楊儒賓(2012)。《理學家的靜坐治病、試煉與禪病》。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台北:中央研究院。
奧智達比丘著、禪行編譯組編譯(2002)。《何去何從-業、死亡、轉生》香港:禪行編譯組。
游祥洲(2011)。<一行禪師十六題薈要>。《禪法與當代台灣研討會會議手冊》。台南:成功大學,pp.70-100。
湯用彤(1984)。〈佛教上座部九心輪略釋〉。收於《湯用彤文集》,現代佛學大系第五十四冊。台北:彌勒出版社。
荻原雲來編(1986)。《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東京:株式會社講談社。
菩提比丘著(2000)。《八正道─趣向苦滅的道路》。嘉義:香光書鄉。
菩提比丘著(2011)。<自由之味>及<面對未來>。《香光莊嚴》104期,頁06-52及頁53-127。嘉義:香光書鄉。
菩提善護尊者著(2008)。《人是什麼》。嘉義:法雨道場。
葉均(2005)。〈南傳的八十九心〉;〈南傳的五十二心所〉;〈八十九心的十四作用與心識活動〉;《南傳上座部的色蘊》。收於《攝阿毗達摩義論》。嘉義:法雨道場。頁44-74。
班迪達尊者,(2006)。《今生解脫》。嘉義:香光書鄉。
班迪達尊者著,賴隆彥譯(2007)。《念處觀-讓煩惱無從生起的馬哈希內觀禪法》。台北:橡實文化。
班迪達尊者著,溫宗堃譯(2008)。《解脫道上一顆寬廣而叡智的心》。台北:內觀禪修中心籌備處。
班迪達尊者著,溫宗堃等譯,(2009)。《佛陀的勇士們》。台北:佛陀原始正法中心。
陳水淵(2001)。〈南傳上座部(Theravāda)《攝阿毗達摩義論》哲學思想研究-南傳阿毗達摩的哲學綱要〉。《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圓念,(2011)。《阿含經研修引導》。台北:法光。
溫宗堃(2000)。〈漢、巴《念處經》四念處禪修方法同異之研究〉,《大專學生論文集》。台北:華嚴蓮社。pp.317-348。
溫宗堃(2004a)。〈新譯《清淨道論.說「見清淨」品》──並舉示、評析「葉均譯」及「元亨寺譯」兩譯本的問題〉,《2004年佛學論文獎學金得獎論文集》頁37-68。台中:正覺堂。
溫宗堃(2004b),<《須深經》的傳本及南傳上座部對《須深經》慧解脫阿羅漢的理解>。《中華佛學研究》第8期,pp.9-49。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溫宗堃譯(2004c),<內觀修行的起源>。《正觀雜誌》第30期,頁165-213。台灣:南投。
溫宗堃(2005a)。<當代緬甸內觀修行傳統的興趣與巴利學界對於「乾觀者」的諍論>。《普門學報》第27期,頁221-268。高雄:佛光。
溫宗堃(2005b)。<巴利譯註文獻裡的乾觀者>。《正觀雜誌》第33期,pp.5-90。南投:正觀。
溫宗堃(2006a),<佛教禪修與身心醫學──正念修行的療癒力量>,《普門學報》第33期。頁9-49。
溫宗堃(2006b)<毘婆舍那也是禪那?-巴利註釋文獻裡的「觀相(禪那)」>。《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16)》,pp.131-162。台北:華嚴蓮社。
溫宗堃(2007a),<當代緬甸毘婆舍那修行傳統之間的一個諍論:觀察過去、未來的名色>。《福嚴佛學研究》第2期。頁57-90。
溫宗堃(2007b),<巴利《念處經》的「外觀」:當代緬甸毘婆舍那修行傳統之間的一個諍論>。《新世紀宗教研究》第6卷第2期。頁43-79。
溫宗堃(2009),<初期佛教的經行:兼論當代上座部佛教的行禪>。《福嚴佛學研究》第4期。頁141-168。
溫宗堃(2011)。<四念住如何是唯一之道──再探ekayana magga之語意>《福嚴佛學研究》第六期,pp.1-22。
溫宗堃(2011)。<二十世紀正念禪修的傳承者:馬哈希內觀傳統及其在台灣的發展>。《禪法與當代台灣研討會會議手冊》。台南:成功大學。pp.47-58。
溫宗堃、何孟玲譯(2012)。《馬哈希尊者傳》。台北:台灣佛陀原始正法學會。
善戒法師(Ayya Susila)(2008)。《阿毗達摩概要精解: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講義》。桃園:佛教弘誓學院。
善戒法師(2011)。《萬德莊嚴──佛陀的九種德行》。嘉義:法雨道場。
喜戒禪師著,賴隆彥譯(2005)。《佛陀親授正念的四個練習》。台北:橡樹林文化。
無著比丘著,王瑞鄉譯(2009)。〈《解脫道論》與《清淨道論》〉。《福嚴佛學研究》第四期。頁17-29。
無著比丘著,王瑞鄉譯(2010)。〈「六十二見」的比較研究〉。《福嚴佛學研究》第五期。頁43-57。
無著比丘著,蘇錦坤譯。(2011)。<諸部《阿含經》中的受>《香光莊嚴》。106,嘉義:香光書鄉,頁88-101。
隆波田禪師(2010)。《自覺手冊活在當下的實修法門》。台北:中華民國正念動中禪學會。
達別坎大長老著、淨法尊者譯(2008)。《散播慈愛》。台南: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飽伯史鐸、依立夏、高斯坦,雷淑雲譯(2012)。《減壓:從一粒葡萄乾開始》。台北:心靈工坊。
傑克.康菲爾德編。新雨編譯群中譯。(1997),《當代南傳佛教大師》台北:圓明。
鈴木大拙著,徐進夫譯(1984, 1992)。《耶教與佛教的神祕教》(Mysticism: Christian and Buddhist)。台北:志文。
達摩悟陀長老(2012)。《覺知、念和定》。台北:慈善精舍。
瑪欣德比丘(Mahinda Bhikkhu)(2009a/2010)。《阿毗達摩講義(上集及中集)》,台南:台灣上座部佛教學院。
瑪欣德比丘(2009b)。《上座部佛教修學入門》。台南:台灣上座部佛教學院。
瑪欣德比丘(2009c)。《你認識佛教嗎?》台南: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瑪欣德比丘(2010)。(止觀法要-《中部八城經》講要)。台南: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潘順堂(2005)。<原始佛教的止與觀之研究─以「如實智見」作為切入點>。《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華梵大學。
漢喬伊著,鄭振煌譯(2009)。《武禪中的禪》。台北:慧矩。
楊惠宇(1997)。〈試論色法存在的客觀本質-以唯識思想與科學理論為說明依據〉。《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華梵大學。
蔡奇林編(1997, 2000)。《實用巴利語文法》。(影印本,授課教本)。
蔡奇林(2008a)。《巴利學引論:早期印度佛典語言與佛教文獻之研究》。台北:台灣學生。
蔡奇林(2008b)。<第四禪「捨念清淨」一語的重新解讀>《台大佛學研究》。台北:台灣大學。pp.1-60。
蔡奇林等編譯(2012)。《從修行到解脫:巴利佛典選集》。新北市:南山佛教文化。
蔡耀明(2002)。〈《阿含經》的禪修在解脫道的多重功能〉。《正觀》20期,pp.83-140。南投:正觀。
蔡耀明(2008)。<以菩提道的進展駕駛「感官欲望」所營造的倫理思考:以《大般若經、第十二會、淨戒波羅蜜多分》為依據>。《台大佛學研究》16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蔡耀明(2012a)。<佛教禪修做為心身安頓:以基礎觀念與關鍵概念為線索>。《內丹修練與靜坐:第五屆「宗教生命關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正修科技大學。
蔡耀明(2012b)。《佛教視角的生命哲學與世界觀》。台北:文津。
蔡耀明(2012c)。《《阿含經》的禪觀》。圓光佛學研究所2012年暑期佛學營講義。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
德寶法師著,賴隆彥譯,(2007)。《快樂來自八正道》。台北:橡實文化。
德寶法師著(2003)。《平靜的第一堂課-觀呼吸》。台北:橡樹林。
摩訶甘達勇,釋祖道譯(2011)。《佛陀大放光明的關鍵:解密基礎發趣論之24緣,洞悉生命運作的規則》。台北:大千。
羅耀明(1999)。〈《解脫道論》九心輪與《清淨道論》十四作用之比較〉。《正觀》第11期。頁115-150。南投:正觀。
劉宇光(2005)。<中世紀印度的系統知識及其載體:論書('sastra)、見(dar'sana)及班智達(pandita)>。《第二屆印度學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頁2-15。
關則富(2009)。〈佛典對認知歷程的敘述—以注意力為探討重點〉。《佛教與心理學研討會—跨領域對話》。內壢:元智大學,頁1-7。
釋大航(1998)。<定中作觀與出定作觀二說之比較>。《1998年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慈光禪學研究所。pp.1-17。
釋大寂(2008)。〈觀呼吸法門之比較──以《長部、大念處經》與《瑜伽師地論》為例〉。《第十九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頁1-33,台北:法鼓佛教研修學院。
釋心圓(2009)。〈略述七清淨〉。《福嚴會訊23》。新竹:福嚴佛學院。pp.51-63。
釋印順(1989)。《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2004)。《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2011)。《大乘廣五蘊論講記》。竹北:印順文教基金會。
釋自鼐(2006)。〈「體證無我」的詮釋問題:從初期佛教經典中探討覺音詮釋禪修歷程的特色〉。《佛教史與佛教藝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5-51。台北:現代佛教學會。
釋如定(2002)。〈「心念處」之探討-以《大智度論》為主〉。《福嚴佛學院第九屆學生論文集》上冊。新竹:福嚴佛學院,頁319-367。
釋見寰(2001)。<在水泥叢林裡禪修>。《香光莊嚴季刊》107期。嘉義:香光莊嚴。pp.58-87。
釋昭慧(2003)。《佛教規範倫理學》。台北:法界。
釋昭慧(2011)<初期瑜伽行派之止觀要義>。《弘誓》111/112。pp.51-57/41-49。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
釋性廣(2001)。《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台北:法界。
釋性廣(2006)。《禪觀修持與人間關懷》。台北:法界。
釋性廣(2008)。《燃燈引路-禪七開示錄》。台北:法界。
釋性廣(2011)。《圓頓止觀探微》。台北:法界。
釋厚觀(1993)。〈日本的阿毘達磨佛教研究〉。《諦觀》72,頁1-54。
釋惠空(2001)。<《摩訶止觀》的道次第思想>。《2001年第三屆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慈光禪學研究所。pp.277-314。
釋惠敏(1997)。《禪定與生活》。台北:西蓮淨苑。
釋開心(2002)。〈「清淨道次第的探究」〉。《2001年佛學論文獎學金獎論文集》。頁10-1至10-22。台中:正覺堂。
釋開印(1998)。《<清淨道次第>略講》。嘉義:嘉義佛青會自在講堂。
釋開印(2001)。〈《清淨道論》的修觀次第與頓現觀〉。《2001年第三屆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慈光禪學研究所,頁33-61。
釋開照(1998)。《七清淨與十六觀智》。馬來西亞:PBA檳城佛學院。
釋圓貌(2006)。<色法在禪觀中的應用>。《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十六)》。台北:華嚴蓮社。pp.577-604。
釋顯如(2010)。〈「戒定慧」的初探──《清淨道論》及《解脫道論》為主〉。《妙林》第22卷8月、10月及12月號。pp.35-43;32-41;24-31。高雄:元亨寺妙林雜誌社。
釋繼程(2011)。《小止觀講記》。台北:法鼓文化。
釋繼程(2012)。《禪修指要-六門教授習定論講錄》。台北:法鼓文化。
觀淨比丘(2004,2006)。《復歸佛陀的教導(一)、(二)》。彰化:正法律學團。
護法法師及陳水淵(2007)。《清淨道論導讀(涅槃北二高)》。台南:上座部佛教學院。
三、英文專書及論文
Ajahn Sumedho, 1992, The Four Noble Truths, England: Amaravati publications.
Analayo, 2005, The Seven Stages of Purific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he Centre for Buddhist Studies, Sri Lanka, 3: 126-138.
Analayo, 2006, Satipatthana The Direct Path to Readlization, Malaysia: Buddhist Wisdom Centre.
Analayo, 2009, The Dynamics of Theravada Insight Meditation,佛教禪坐傳統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3。台灣:法鼓佛教學院。
Analayo, 2010, The Sixty-two Views – A Comparative Study, in Fuyan Buddhist Studies No.5, pp.1-22.
Ashin Janakabhivamsa, (author), U. Ko Lay (trans, and ed.), 1997, Abhidhamma in Daily Life, Myanmar: U Nyunt Naung.
Buddhadāsa Bhikkhu,1992, Paticcasamuppāda:Pratctical Dependent Origination,Bangkok:The Vuddhidhammd Fund.
Childers,Robert Caesar.(2005),A Dictionary of the Pali Language. New Delhi:Munshiram.Manoharlal Publishers Pvt. Ltd.
Collins, Steven, 1982, Selfless Persons: Imagery and Thought in Theravada Buddh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usins, Lances. 1996, The Origins of Insight Meditation,in Buddhist Form, 4:35-58.
Dhammajothi, M., 2008, The Concept of Emptiness in Pali Literature, Sri Lanka: University of Colombo.
Dhammajoti, KL(法光)(2002, 2007), Sarvāstivāda Abhidharma. Third Edition, Hong Kong: Centre of Buddhist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hammagoti, KL(法光)(1997, 2007), Abhidharma Doctrines and Controversies on Perception, Third Edition, Hong Kong: Center of Buddhist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Griffiths, Paul J., 1986, On Being Mindless: Buddhist Meditation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Illinois: 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
Gunaratana, H., 1991, Mindfulness in Plain English, USA: Henepola Gunaratana,台北:佛陀重印。
K. Sri Dhammananda, 1988, The Dhammapada, Malaysia, Sasana Abhiwurdhi Wardhana Society.
Mahasi, U. Maung The Noe(英譯)(1981, 1991), Fundamentals of Vipassana Meditation, Rangoon: Buddha Sasananuggaha Organization, Mahasi Thathana Yeiktha.
Maryla Flak, 1942, Nāma-Rupa and Dharma-Rupa. Origin and Aspects of an Ancient Indian Conception, Frement, California: Jain Publishing Company.
Matara Sri Bānārāma (1983, 1993): The Seven Stages of Purification and The Insight Knowledges. Kandy: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Morier-Williams M. (1989, 1988): 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ārada(1988), The Buddha and His Teachings, Malaysia:Malaysia Buddhist Missionary Society.
Nord, Warren A. 1995, Religion & Amercian Education: Rethinking a National Dilemma. Chapel. Hill: Univ.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Nyanatiloka, 1970, Buddhist Dictionary - - Manual of Buddhist Terms and Doctrines, Singapore: Singapore Buddhist Meditation Centre.
Pa Auk Sayadaw (1995), Knowing and Seeing, Malaysia: W.A.V.E.
Pa Auk Sayadaw (1996), Light of Wisdom, Malaysia: W.A.V.E.
Pa Auk Sayadaw (2010), Teaching & Training-Pa-Auk Forest Monastery, Malaysia: Inward Path Publisher.
Peter Harvey (2009), Theravāda Texts on Ehtics, in Buddhist Philosophy, edited by William and Jay L Garfiel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Press, Inc.
Pual Fuller, 2005, The Notion of Ditthi in Theravāda Buddhism: the point of view.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Taylor & Francis Group.
Pupert Gethin, 2004, Wrong View (micchā-ditthi) and Right View (sammā-ditthi) in the Theravāda Abhidamma, in Contemporary Buddhism, Vol.5, No.1, Routledge Taylor & Frands Group.
Rhys Davids, T.W. & Stede, W.(1986), Pali-English Dictionary. London: Pali Text Society.
Rupert Gethin (tr.), Establishing Mindfulness (satipatthana-sutta), in Sayings of the Buddha: A Selection of Suttas from the Pali Nikaya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141-151.
Sarah Shaw, 5: Longer Texts: II. 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the satipatthana-sutta, in Buddhist Meditation: An Anthology of Texts from the Pali Canon, London: Routledge, 2006, pp.76-85, 210-211.
Sayalay Susila(2005), Unravelling the Mysteries of Mind and Body through Abhidhamma. Malaysia: Inward Path.
Tan Teik Beng(1983,1996)ed.,Gems of Buddhist Wisdom,Malaysia:Malaysia Buddhist Missionary Society.
Wen Tzung-Kune(2008), A Study of Sukkhavipassaka in Pali Buddhism,Ph.D.Diss.,Australia:The Univ.of Queensland.
William Edeglass, Jay L. Garfield, eds, 2009, Buddhist Philosophy Essential Read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 Edeglass, 2009, Thich Nhat Hanh’s Interbeing: Fourteen Guidelines for Engaged Buddhism, in Buddhist Philosophy-Essential Reading, pp.419-42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