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經藏及論藏資料 (一) 、《清淨道論》的譯本及解說 .水野弘元譯(1978)。《清淨道論》,南傳大藏經第六十二至六十四冊。東京:大藏出版社。 .悟醒法師譯(1998),〈清淨道論〉,《南傳大藏經第69冊》,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覺音造,葉均譯,(2002),《清淨道論》,高雄:正覺學會。 .覺音論師著,葉均譯,果儒法師修訂(2010),《清淨道論》,桃園:中平精舍。 .見澈法師,(2003),《清淨道論讀書表》。高雄:正覺學會。 .Bānamoli Bhikkhu, trans.,(1956, 1991)。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Kandy: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fifth. .C.A.F. Rhys Davids, D.Litt.M.A.ed.(1975)。Visuddhimagga.London: PTS. .Pe.Maung Tin,trans.(1975), The Path of purity,London:PTS. (二)、《解脫道論》的譯本及解說 .《解脫道論》阿羅漢優波底沙造,梁.婆羅譯。T32/1648。 .黃夏年釋譯(1998)。《解脫道論》。高雄:佛光文化。 .Soma Thera, & Kherminda Thera trans. (1961, 1995),The Path of Freedom, Kandy: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三)、《攝阿毘達摩義論》的譯本及解說 .水野弘元譯(1978)。《攝阿毗達摩義論》,南傳大藏經第六十五冊。東京:大藏出版社。 .釋法舫譯(1985)。《攝阿毗達摩義論》,收於《大藏經補編》七。台北:華宇出版社。 .菩提比丘英編,尋法比丘譯(2003)。《攝阿毗達摩概要精解》。高雄:正覺學會。 .釋悟醒譯(1998)。《攝阿毗達摩義論》,漢譯南傳大藏經第七十冊。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葉均譯(2005)。《攝阿毗達摩義論》。嘉義:法雨道場重印。 .明法比丘編(2008)。《攝阿毗達摩義論表解》。嘉義:法雨道場。 .郭哲彰譯(1996)。《法集論》、《分別論》及《人施設論》,漢譯南傳大藏經第四十八冊、四十九冊及五十冊。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陳水淵譯註(2001)。<附錄:巴漢對照《攝阿毗達摩義論》譯注>。《南傳上座部《攝阿毗達摩義論》的哲學思想研究》。東海大學博士論文,pp.248-297。 .佐藤良智譯(1978):《法集論》。南傳大藏經第四十五冊。東京:大藏出版社。 .釋覺惠譯(2003)。《人施設論》。台南:原始佛教學院。 .Bodhi Bhikkhu(1993):General Editor, 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 Kandy: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Barada Mahathera(1956, 1979),A Manual of Abhidhamma. Malaysia: Buddhist Missionary Society, Fourth revised edition. .Hammalawa Saddhatissa,ed.,Abhidhammattha-sangaha and Abhidhamma-atthavibhavinitika.PTS (四)、巴利《巴柯耶》(Nikāya)的譯本及解說 .大林靜舍恭印(1993)《小部經》。南投:大林靜舍。 .了參法師譯,明法比丘註(2008)《法句經》。台北:慈善精舍。 .了參法師中譯,Ven.Sri Acharya Buddharakkhita(2012)。《法句經》。台北:慈善精舍。 .巴宙博士譯(2003)《南傳彌蘭王問經》。宜蘭:中華印經學會。 .于潟龍祥日譯,江百鍊漢譯,釋芝峰校證。(2009)。《原始中部經典》。台北:慈善精舍。 .江百鍊據日譯本重譯(2010)。《長部經典》。台北:慈善精舍。 .宗喀巴大師造,法尊法師譯。(2011)《菩提道次第廣論》台北:中華民國佛教大乘四攝協會。 .宗喀巴大師造,釋如性恭譯(2012)。《菩提道次第略論》。台北:福智之聲出版社。 .帕奧禪師註釋(2008)。《轉法輪經》及《無我相經》。台北:慈善精舍。 .明法比丘編(2009)。《禪修法要》花蓮:法蓮藥師共修會。 .明法比丘編(2008)。《大念處經》(Mahāsatipātthānasuttam)《長部》22經,巴漢英對照)。嘉義:法雨道場。 .明毗三藏持者大長老著(緬甸文),烏哥烈及烏叮靈英譯,敬法比丘中譯(2011)。《南傳菩薩道(The Great Chronicle of Budahas)》。台北:慈善精舍。 .馬欣德尊者(2010)。《大護衛經(Mahāparitta)》。台南: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郭良鋆譯(1988)。《經集》(suttanipāta) 。台北:慈善精舍。 .菩提比丘英譯,德雄比丘中譯(1988, 2002)。《沙門果經及其註疏》。嘉義:法雨道場。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果儒法師修訂。(2011)。《長阿含經》。桃園:中平精舍。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明法比丘注。(2012)。《雜阿含經(上)及(下)》。嘉義:法雨道場。 .《無礙解道》。《南傳大藏經》卷43。高雄:元亨寺,妙林雜誌社。 .Bodhi Bhikkhu. Trans,(2000),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Sajyutta Nikāya.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Vol.I~II. .Banamoli Bhikkhu & Bhikkhu Bodhi, trans. (1995), The Middle Length Discourse of the Buddha: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Majjhima Nikāya. Kandy: Buddhist Bublication Society. .Pesala Bhikkhu, ed. (2010), The Debate of King Milinda, Sri Lanka: Association for Inght Meditation. .U. Htin Fatt, trans., (2006), Majjhimapannasa Pali from Majjhina Nikāya, Yangon, Myanmar: Utun Mya Aung. .U. Kolay, trans., (2005), Pāthikal Vagga Pāli, from Dīgha Nikāya, Yangon, Myanmar: U Tun Mya Aung. 二、中日文專書及論文 Tharmanay Kyaw禪師著,Hia Myint Kyaw 英譯,果儒中譯(2012)。《何謂毗婆舍那與簡單的毗婆舍那》。台北:慈善精舍。 丁敏(2005)。<佛教「專注」故事的注意力向度分析>《新世紀宗教研究》第四卷第2期。台北:宗博。pp.169-188。 大乘禪師(2011)。<上座部禪法教學:實踐人性的超越與解脫>及<上座部禪法在台灣之弘傳根基因緣與無我的實踐>。《禪法與當代台灣研討會會議手冊》。台南:成功大學。pp.17-27及pp.59-69。 大乘禪師(2012)。《直達涅槃之道》。基隆:佛文化。 大乘禪師(2012)。《清淨道論MP3六片》。基隆:佛文化。 大乘禪師(2012)。《阿含止觀解脫道次第之實踐》。圓光佛研所暑期佛學營講義。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 小池龍之介著,鈴木智子漫畫,黃穎凡、沈燕翎譯(2012)《不為難自已的練習》。台北:臉譜。 王晴薇(2007)。〈慧思禪觀思想中之「四念處」〉。《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3,頁1-53。 王晴薇(2011)。《慧思法華禪觀之研究-法華三昧與大乘四念處的互攝與開展》。台北:新文豊出版社。 仁愿比丘,黃謹良、嵩逸矯是(1978)。《泰巴漢對照南傳佛學辭典》。泰國:普門報恩寺。 水野弘元(1964)。《パーリ仏敎を中心とした仏敎の心識論》,東京大學博士論文,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水野弘元(1997a)。《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東京:春秋社。 水野弘元(1997b)。《巴利論書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三)。東京:春秋社。 水野弘元,許洋主譯(1986)。《巴利文法》。「世界佛學名著譯叢」冊5。台北:華宇。 水野弘元,釋惠敏譯(2000)。《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台北:法鼓文化。 水野弘元,釋達和譯(2000)。《巴利論書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三)。台北:法鼓文化。 西格爾等,劉興華等譯(2007)。《抑郁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北京:世界圖書。 西格爾,李迎潮,李孟澤譯(2010)。《正念之道,每天解脫一點點》。北京:中國輕工業。 多識仁波切(2005)。《佛教理論框架》。屏東:慈悲林雪域學佛會。 向智尊者,香光書鄉編譯組譯(2011)。《法見》。嘉義:香光書鄉。 向智尊者,賴隆彥譯(2006)。《正念之道:念處經基礎修心手冊》。台北:橡樹林。 向智尊者,賴隆彥譯(2005)。《佛陀的聖弟子傳(I);(II);(III)及(IV)》。台北:橡樹林。 江亦麗(2001)。《說一切有部的哲學思想探索》。中國社會科學院碩士學位論文。收入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11。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江本勝著,長安靜美譯(2002)。《生命的答案,水知道》。台北:如何。 吉祥尊者(2009)。《自然的代價》。台南: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艾雅卡瑪(Ayya Khema),禪行編譯組編譯(2005)。《何來有我》。(Who is My Self? –A Guide to Buddhist Meditation)。香港:聞思修佛法中心。 沙達馬然、班迪達著,大越法師、潘宗銘、溫宗堃、何孟玲譯(2012)。《正念禪修方法》。台北:慶安正念推廣中心。 沈家楨講述(2006)。《五眼》。台北:慧矩。 佐藤密雄,釋印海譯(2005)。〈清淨道論中之止觀〉。《止觀方法及其實踐之研究》。台北:嚴寬祜文教基金會。 坂本幸男,釋依觀譯(2005)。《阿毘達磨之研究》。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 何孟玲(2001)。〈中部、念處經四念處禪修方法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華梵大學。 呂凱文(2002)(初期佛教緣起概念析論:緣起與《雜阿含》「雜因頌」諸相應概念之交涉)。《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輔仁大學。 阿姜布拉姆,賴隆彥譯(2007)。《禪悅-快樂呼吸十六法》。台北:橡實。 戒喜尊者編著、鄔明雪英譯、溫宗堃、何孟玲中譯(2012)。《馬哈希尊者傳》。台北:台灣佛陀原始正法學會。 性空法師(2004)。《四無量心》。嘉義:香光書鄉。 性空法師(2005)。《阿毗達摩的理論與實踐:清淨道修習次第》。嘉義:香光書鄉。 性空法師(2006)。《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嘉義:香光書鄉。 性空法師(2006)。《念處之道》。嘉義:香光書鄉。 長井真琴(1990)。〈解脫道論與清淨道論的比較研究〉,收於《清淨道論》(一)。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頁1-20。 法蘭克˙裘德˙巴奇歐(Frank Jude Boccio)著,鄧光潔譯,(2005)。《正念瑜伽-結合佛法與瑜伽的身心雙修》。台北:橡樹林文化。 帕奧禪師(2001)。《正念之道》、《菩提資糧》、《如實知見》;(2002)。《轉正法輪》;(2007)。《智慧之光》第三版。高雄:淨心。 帕奧禪師(2008)。《顯正法藏》;(2009)。《禪修入門與次第》;(2011)《出入息念》。台南: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帕奧禪師等講述(2012)。《禪修問題與解答》。台北:慈善精舍。 明法比丘主編(1999)。《三十二身分》。嘉義:法雨道場。 明法比丘主講(2006)。《四聖諦》。嘉義:法雨道場。 明法比丘主講(2009)。《禪修手冊》。嘉義:法雨道場。 林永勝,(2008)。〈南朝隋唐重玄學派的工夫論〉。《國立清華大學博士論文》。新竹:清華大學。 林永勝,(2011)。<功夫試探-以初期佛教譯經為線索>,《台大佛學研究》。第21期,pp.1-33。 林永勝,(2012)。<程頤的涵養論-以變化氣質說為線索>。《兩岸“氣論與中國哲學”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清華大學,頁161-188。 林維明(2008)。〈十六特勝之探討-以《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及《雜阿含經》為主〉。《2008〔當代台灣宗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宗教學會,頁135-159。 林維明(2009)。〈《入中論》的七相無我觀探源〉。《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台北:華嚴蓮社。頁211-230。 林維明(2010a)。〈《中論.觀法品》的三三昧探討〉。《第二十一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嘉義:香光尼眾佛學院。頁137-149。 林維明(2010b)。〈《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序言、跋文及序分的思想概要〉。《妙林》第22卷8/10月號。高雄:元亨寺妙林雜誌社。頁44-53/42-48。 林維明(2012a)。<宗教現象學與佛學對自我的看法>。《水利會訊》15期。台北:水利技師公會。頁181-193。 林維明(2012b)。〈佛教無我觀的探討〉。《妙林》。(已接受,尚未出版)。 林維明(2013)。〈瑜伽現量之研討〉。《妙林》。(已接受,尚未出版)。 林忠億(2010)。《佛學名詞中英巴梵彙集》。台北:慧姖。 林崇安(2012)。《八正道之禪觀》。圓光佛研所暑期佛學營講義。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 金克木(1990)。〈說「有分識」(bhavanga)〉。發表於《現代佛教》1963年第三期。收於金克木著,《印度文化論集》。台北:淑馨出版社。 阿姜念著,凡拉達摩譯(2010)。《身念處禪觀修法》。嘉義:法雨道場。 阿姜查著,賴隆彥譯,(2004)。《阿姜查的禪修世界(戒)、(定)、(慧)》。台北:橡樹林。 阿姜查著,賴隆彥譯(2006)。《無常》。台北:橡樹林。 佛使比丘著,黃國清譯(1994)《啟開真理的智慧》。南投:大林精舍。 佛使比丘著(1995,2004)。《生活中的緣起》。嘉義:香光書鄉。 佛使比丘著(1996)。《法的社會主義》。嘉義:香光書鄉。 佛使比丘著(1997)。《無我》。嘉義:香光書鄉。 佛使比丘著(1998)。《內觀捷經》。嘉義:香光書鄉。 佛使比丘著(2000)。《解脫自在園十年》。嘉義:香光書鄉。 佛使比丘著(2001)。《一問一智慧》。嘉義:香光書鄉。 佛使比丘著、曦比丘譯(2010)。《人類手冊》。台北:聖諦編譯組。 佛使比丘著(2011)。《生命之囚》。嘉義:香光書鄉。 胡君梅(2007)。<漢譯《雜阿含經》緣起說之研究-以心理實修為視角>。《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政治大學。 洪漢鼎主編(2001)。《理解與解釋-詮釋學經典文選》。北京:東方。 恰宓禪師著,德雄比丘譯(2010)。《邁向解脫涅槃的高速公路──毗婆舍那(四念住)實修方法)》。台北:清淨毗婆舍那禪修研習中心。 恰宓禪師著(2002)。《禪修開示錄》。台北:清淨菩薩學處。 恰宓禪師著,果儒譯(2008)。《毗婆舍那禪:開悟之道)》。台北:慈善精舍。 黃健原(2006)。<生活化的動態禪修之研究與應用>。《2005佛學論文獎學金得獎論文集》。台中:台中市正覺堂。pp.33-62。 黃健原(2004)。<南傳佛教之「四念處、內觀、動中禪」初探>。《2004年佛學論文獎學金得獎論文集》。台中:台中市正覺堂,pp.139-172。 馬哈希尊者著,林憲宏,陳怡如譯(012)。《回家路上:聖居經講記&八正道引導至涅槃》。台北:台灣佛陀原始正法學會。 馬哈希尊者著,溫宗堃、何孟玲譯(2011)。《轉法輪經講記》,台北:佛陀原始正法中心。 馬哈希尊者著,溫宗堃譯,(2006),《馬哈希的清淨智論》,台北:大千出版社。 馬哈西禪師著,溫宗堃譯(2007)。《毗婆舍那講記, 含<法的醫療>》。台北:南山放生寺。 黃俊威(1993)。〈南傳上座部「有分識」思想之探討──以「九心輪」問題為中心〉。《圓光佛學學報》創刊號,1993年12月,頁293-302。中壢:圓光出版社。 捨棄我禪師著(2007)。《內視禪入門及正確的修行態度》。美國:休士頓禪修中心。 捨棄我禪師著(2008)。《四念處內觀智慧禪法》。台北:慈善精舍。 淨法尊者編譯(2012)。《殊勝功德-《寶經》的教法》。台南:台灣南傳上底部佛教學院。 楊儒賓(2012)。《理學家的靜坐治病、試煉與禪病》。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台北:中央研究院。 奧智達比丘著、禪行編譯組編譯(2002)。《何去何從-業、死亡、轉生》香港:禪行編譯組。 游祥洲(2011)。<一行禪師十六題薈要>。《禪法與當代台灣研討會會議手冊》。台南:成功大學,pp.70-100。 湯用彤(1984)。〈佛教上座部九心輪略釋〉。收於《湯用彤文集》,現代佛學大系第五十四冊。台北:彌勒出版社。 荻原雲來編(1986)。《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東京:株式會社講談社。 菩提比丘著(2000)。《八正道─趣向苦滅的道路》。嘉義:香光書鄉。 菩提比丘著(2011)。<自由之味>及<面對未來>。《香光莊嚴》104期,頁06-52及頁53-127。嘉義:香光書鄉。 菩提善護尊者著(2008)。《人是什麼》。嘉義:法雨道場。 葉均(2005)。〈南傳的八十九心〉;〈南傳的五十二心所〉;〈八十九心的十四作用與心識活動〉;《南傳上座部的色蘊》。收於《攝阿毗達摩義論》。嘉義:法雨道場。頁44-74。 班迪達尊者,(2006)。《今生解脫》。嘉義:香光書鄉。 班迪達尊者著,賴隆彥譯(2007)。《念處觀-讓煩惱無從生起的馬哈希內觀禪法》。台北:橡實文化。 班迪達尊者著,溫宗堃譯(2008)。《解脫道上一顆寬廣而叡智的心》。台北:內觀禪修中心籌備處。 班迪達尊者著,溫宗堃等譯,(2009)。《佛陀的勇士們》。台北:佛陀原始正法中心。 陳水淵(2001)。〈南傳上座部(Theravāda)《攝阿毗達摩義論》哲學思想研究-南傳阿毗達摩的哲學綱要〉。《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圓念,(2011)。《阿含經研修引導》。台北:法光。 溫宗堃(2000)。〈漢、巴《念處經》四念處禪修方法同異之研究〉,《大專學生論文集》。台北:華嚴蓮社。pp.317-348。 溫宗堃(2004a)。〈新譯《清淨道論.說「見清淨」品》──並舉示、評析「葉均譯」及「元亨寺譯」兩譯本的問題〉,《2004年佛學論文獎學金得獎論文集》頁37-68。台中:正覺堂。 溫宗堃(2004b),<《須深經》的傳本及南傳上座部對《須深經》慧解脫阿羅漢的理解>。《中華佛學研究》第8期,pp.9-49。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溫宗堃譯(2004c),<內觀修行的起源>。《正觀雜誌》第30期,頁165-213。台灣:南投。 溫宗堃(2005a)。<當代緬甸內觀修行傳統的興趣與巴利學界對於「乾觀者」的諍論>。《普門學報》第27期,頁221-268。高雄:佛光。 溫宗堃(2005b)。<巴利譯註文獻裡的乾觀者>。《正觀雜誌》第33期,pp.5-90。南投:正觀。 溫宗堃(2006a),<佛教禪修與身心醫學──正念修行的療癒力量>,《普門學報》第33期。頁9-49。 溫宗堃(2006b)<毘婆舍那也是禪那?-巴利註釋文獻裡的「觀相(禪那)」>。《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16)》,pp.131-162。台北:華嚴蓮社。 溫宗堃(2007a),<當代緬甸毘婆舍那修行傳統之間的一個諍論:觀察過去、未來的名色>。《福嚴佛學研究》第2期。頁57-90。 溫宗堃(2007b),<巴利《念處經》的「外觀」:當代緬甸毘婆舍那修行傳統之間的一個諍論>。《新世紀宗教研究》第6卷第2期。頁43-79。 溫宗堃(2009),<初期佛教的經行:兼論當代上座部佛教的行禪>。《福嚴佛學研究》第4期。頁141-168。 溫宗堃(2011)。<四念住如何是唯一之道──再探ekayana magga之語意>《福嚴佛學研究》第六期,pp.1-22。 溫宗堃(2011)。<二十世紀正念禪修的傳承者:馬哈希內觀傳統及其在台灣的發展>。《禪法與當代台灣研討會會議手冊》。台南:成功大學。pp.47-58。 溫宗堃、何孟玲譯(2012)。《馬哈希尊者傳》。台北:台灣佛陀原始正法學會。 善戒法師(Ayya Susila)(2008)。《阿毗達摩概要精解: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講義》。桃園:佛教弘誓學院。 善戒法師(2011)。《萬德莊嚴──佛陀的九種德行》。嘉義:法雨道場。 喜戒禪師著,賴隆彥譯(2005)。《佛陀親授正念的四個練習》。台北:橡樹林文化。 無著比丘著,王瑞鄉譯(2009)。〈《解脫道論》與《清淨道論》〉。《福嚴佛學研究》第四期。頁17-29。 無著比丘著,王瑞鄉譯(2010)。〈「六十二見」的比較研究〉。《福嚴佛學研究》第五期。頁43-57。 無著比丘著,蘇錦坤譯。(2011)。<諸部《阿含經》中的受>《香光莊嚴》。106,嘉義:香光書鄉,頁88-101。 隆波田禪師(2010)。《自覺手冊活在當下的實修法門》。台北:中華民國正念動中禪學會。 達別坎大長老著、淨法尊者譯(2008)。《散播慈愛》。台南: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飽伯史鐸、依立夏、高斯坦,雷淑雲譯(2012)。《減壓:從一粒葡萄乾開始》。台北:心靈工坊。 傑克.康菲爾德編。新雨編譯群中譯。(1997),《當代南傳佛教大師》台北:圓明。 鈴木大拙著,徐進夫譯(1984, 1992)。《耶教與佛教的神祕教》(Mysticism: Christian and Buddhist)。台北:志文。 達摩悟陀長老(2012)。《覺知、念和定》。台北:慈善精舍。 瑪欣德比丘(Mahinda Bhikkhu)(2009a/2010)。《阿毗達摩講義(上集及中集)》,台南:台灣上座部佛教學院。 瑪欣德比丘(2009b)。《上座部佛教修學入門》。台南:台灣上座部佛教學院。 瑪欣德比丘(2009c)。《你認識佛教嗎?》台南: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瑪欣德比丘(2010)。(止觀法要-《中部八城經》講要)。台南: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潘順堂(2005)。<原始佛教的止與觀之研究─以「如實智見」作為切入點>。《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華梵大學。 漢喬伊著,鄭振煌譯(2009)。《武禪中的禪》。台北:慧矩。 楊惠宇(1997)。〈試論色法存在的客觀本質-以唯識思想與科學理論為說明依據〉。《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華梵大學。 蔡奇林編(1997, 2000)。《實用巴利語文法》。(影印本,授課教本)。 蔡奇林(2008a)。《巴利學引論:早期印度佛典語言與佛教文獻之研究》。台北:台灣學生。 蔡奇林(2008b)。<第四禪「捨念清淨」一語的重新解讀>《台大佛學研究》。台北:台灣大學。pp.1-60。 蔡奇林等編譯(2012)。《從修行到解脫:巴利佛典選集》。新北市:南山佛教文化。 蔡耀明(2002)。〈《阿含經》的禪修在解脫道的多重功能〉。《正觀》20期,pp.83-140。南投:正觀。 蔡耀明(2008)。<以菩提道的進展駕駛「感官欲望」所營造的倫理思考:以《大般若經、第十二會、淨戒波羅蜜多分》為依據>。《台大佛學研究》16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蔡耀明(2012a)。<佛教禪修做為心身安頓:以基礎觀念與關鍵概念為線索>。《內丹修練與靜坐:第五屆「宗教生命關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正修科技大學。 蔡耀明(2012b)。《佛教視角的生命哲學與世界觀》。台北:文津。 蔡耀明(2012c)。《《阿含經》的禪觀》。圓光佛學研究所2012年暑期佛學營講義。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 德寶法師著,賴隆彥譯,(2007)。《快樂來自八正道》。台北:橡實文化。 德寶法師著(2003)。《平靜的第一堂課-觀呼吸》。台北:橡樹林。 摩訶甘達勇,釋祖道譯(2011)。《佛陀大放光明的關鍵:解密基礎發趣論之24緣,洞悉生命運作的規則》。台北:大千。 羅耀明(1999)。〈《解脫道論》九心輪與《清淨道論》十四作用之比較〉。《正觀》第11期。頁115-150。南投:正觀。 劉宇光(2005)。<中世紀印度的系統知識及其載體:論書('sastra)、見(dar'sana)及班智達(pandita)>。《第二屆印度學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頁2-15。 關則富(2009)。〈佛典對認知歷程的敘述—以注意力為探討重點〉。《佛教與心理學研討會—跨領域對話》。內壢:元智大學,頁1-7。 釋大航(1998)。<定中作觀與出定作觀二說之比較>。《1998年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慈光禪學研究所。pp.1-17。 釋大寂(2008)。〈觀呼吸法門之比較──以《長部、大念處經》與《瑜伽師地論》為例〉。《第十九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頁1-33,台北:法鼓佛教研修學院。 釋心圓(2009)。〈略述七清淨〉。《福嚴會訊23》。新竹:福嚴佛學院。pp.51-63。 釋印順(1989)。《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2004)。《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2011)。《大乘廣五蘊論講記》。竹北:印順文教基金會。 釋自鼐(2006)。〈「體證無我」的詮釋問題:從初期佛教經典中探討覺音詮釋禪修歷程的特色〉。《佛教史與佛教藝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5-51。台北:現代佛教學會。 釋如定(2002)。〈「心念處」之探討-以《大智度論》為主〉。《福嚴佛學院第九屆學生論文集》上冊。新竹:福嚴佛學院,頁319-367。 釋見寰(2001)。<在水泥叢林裡禪修>。《香光莊嚴季刊》107期。嘉義:香光莊嚴。pp.58-87。 釋昭慧(2003)。《佛教規範倫理學》。台北:法界。 釋昭慧(2011)<初期瑜伽行派之止觀要義>。《弘誓》111/112。pp.51-57/41-49。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 釋性廣(2001)。《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台北:法界。 釋性廣(2006)。《禪觀修持與人間關懷》。台北:法界。 釋性廣(2008)。《燃燈引路-禪七開示錄》。台北:法界。 釋性廣(2011)。《圓頓止觀探微》。台北:法界。 釋厚觀(1993)。〈日本的阿毘達磨佛教研究〉。《諦觀》72,頁1-54。 釋惠空(2001)。<《摩訶止觀》的道次第思想>。《2001年第三屆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慈光禪學研究所。pp.277-314。 釋惠敏(1997)。《禪定與生活》。台北:西蓮淨苑。 釋開心(2002)。〈「清淨道次第的探究」〉。《2001年佛學論文獎學金獎論文集》。頁10-1至10-22。台中:正覺堂。 釋開印(1998)。《<清淨道次第>略講》。嘉義:嘉義佛青會自在講堂。 釋開印(2001)。〈《清淨道論》的修觀次第與頓現觀〉。《2001年第三屆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慈光禪學研究所,頁33-61。 釋開照(1998)。《七清淨與十六觀智》。馬來西亞:PBA檳城佛學院。 釋圓貌(2006)。<色法在禪觀中的應用>。《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十六)》。台北:華嚴蓮社。pp.577-604。 釋顯如(2010)。〈「戒定慧」的初探──《清淨道論》及《解脫道論》為主〉。《妙林》第22卷8月、10月及12月號。pp.35-43;32-41;24-31。高雄:元亨寺妙林雜誌社。 釋繼程(2011)。《小止觀講記》。台北:法鼓文化。 釋繼程(2012)。《禪修指要-六門教授習定論講錄》。台北:法鼓文化。 觀淨比丘(2004,2006)。《復歸佛陀的教導(一)、(二)》。彰化:正法律學團。 護法法師及陳水淵(2007)。《清淨道論導讀(涅槃北二高)》。台南:上座部佛教學院。 三、英文專書及論文 Ajahn Sumedho, 1992, The Four Noble Truths, England: Amaravati publications. Analayo, 2005, The Seven Stages of Purific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he Centre for Buddhist Studies, Sri Lanka, 3: 126-138. Analayo, 2006, Satipatthana The Direct Path to Readlization, Malaysia: Buddhist Wisdom Centre. Analayo, 2009, The Dynamics of Theravada Insight Meditation,佛教禪坐傳統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3。台灣:法鼓佛教學院。 Analayo, 2010, The Sixty-two Views – A Comparative Study, in Fuyan Buddhist Studies No.5, pp.1-22. Ashin Janakabhivamsa, (author), U. Ko Lay (trans, and ed.), 1997, Abhidhamma in Daily Life, Myanmar: U Nyunt Naung. Buddhadāsa Bhikkhu,1992, Paticcasamuppāda:Pratctical Dependent Origination,Bangkok:The Vuddhidhammd Fund. Childers,Robert Caesar.(2005),A Dictionary of the Pali Language. New Delhi:Munshiram.Manoharlal Publishers Pvt. Ltd. Collins, Steven, 1982, Selfless Persons: Imagery and Thought in Theravada Buddh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usins, Lances. 1996, The Origins of Insight Meditation,in Buddhist Form, 4:35-58. Dhammajothi, M., 2008, The Concept of Emptiness in Pali Literature, Sri Lanka: University of Colombo. Dhammajoti, KL(法光)(2002, 2007), Sarvāstivāda Abhidharma. Third Edition, Hong Kong: Centre of Buddhist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hammagoti, KL(法光)(1997, 2007), Abhidharma Doctrines and Controversies on Perception, Third Edition, Hong Kong: Center of Buddhist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Griffiths, Paul J., 1986, On Being Mindless: Buddhist Meditation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Illinois: 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 Gunaratana, H., 1991, Mindfulness in Plain English, USA: Henepola Gunaratana,台北:佛陀重印。 K. Sri Dhammananda, 1988, The Dhammapada, Malaysia, Sasana Abhiwurdhi Wardhana Society. Mahasi, U. Maung The Noe(英譯)(1981, 1991), Fundamentals of Vipassana Meditation, Rangoon: Buddha Sasananuggaha Organization, Mahasi Thathana Yeiktha. Maryla Flak, 1942, Nāma-Rupa and Dharma-Rupa. Origin and Aspects of an Ancient Indian Conception, Frement, California: Jain Publishing Company. Matara Sri Bānārāma (1983, 1993): The Seven Stages of Purification and The Insight Knowledges. Kandy: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Morier-Williams M. (1989, 1988): 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ārada(1988), The Buddha and His Teachings, Malaysia:Malaysia Buddhist Missionary Society. Nord, Warren A. 1995, Religion & Amercian Education: Rethinking a National Dilemma. Chapel. Hill: Univ.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Nyanatiloka, 1970, Buddhist Dictionary - - Manual of Buddhist Terms and Doctrines, Singapore: Singapore Buddhist Meditation Centre. Pa Auk Sayadaw (1995), Knowing and Seeing, Malaysia: W.A.V.E. Pa Auk Sayadaw (1996), Light of Wisdom, Malaysia: W.A.V.E. Pa Auk Sayadaw (2010), Teaching & Training-Pa-Auk Forest Monastery, Malaysia: Inward Path Publisher. Peter Harvey (2009), Theravāda Texts on Ehtics, in Buddhist Philosophy, edited by William and Jay L Garfiel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Press, Inc. Pual Fuller, 2005, The Notion of Ditthi in Theravāda Buddhism: the point of view.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Taylor & Francis Group. Pupert Gethin, 2004, Wrong View (micchā-ditthi) and Right View (sammā-ditthi) in the Theravāda Abhidamma, in Contemporary Buddhism, Vol.5, No.1, Routledge Taylor & Frands Group. Rhys Davids, T.W. & Stede, W.(1986), Pali-English Dictionary. London: Pali Text Society. Rupert Gethin (tr.), Establishing Mindfulness (satipatthana-sutta), in Sayings of the Buddha: A Selection of Suttas from the Pali Nikaya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141-151. Sarah Shaw, 5: Longer Texts: II. 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the satipatthana-sutta, in Buddhist Meditation: An Anthology of Texts from the Pali Canon, London: Routledge, 2006, pp.76-85, 210-211. Sayalay Susila(2005), Unravelling the Mysteries of Mind and Body through Abhidhamma. Malaysia: Inward Path. Tan Teik Beng(1983,1996)ed.,Gems of Buddhist Wisdom,Malaysia:Malaysia Buddhist Missionary Society. Wen Tzung-Kune(2008), A Study of Sukkhavipassaka in Pali Buddhism,Ph.D.Diss.,Australia:The Univ.of Queensland. William Edeglass, Jay L. Garfield, eds, 2009, Buddhist Philosophy Essential Read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 Edeglass, 2009, Thich Nhat Hanh’s Interbeing: Fourteen Guidelines for Engaged Buddhism, in Buddhist Philosophy-Essential Reading, pp.419-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