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6.187.2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中):鍾季汝
作者(英):Zhong, Ji-Ru
論文名稱(中):影響消費者使用純網銀意願因素之探究
論文名稱(英):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Consumers' Intention In Using Internet-Only Banks
指導教授(中):陳鎮洲
指導教授(英):Chen, Zhen-Zhou
口試委員:郭振雄
羅光達
口試委員(外文):Guo, Zhen-Xiong
Luo, Guang-Da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8
中文關鍵詞:純網銀傳統銀行網路銀行消費者意願迴歸分析
英文關鍵詞:Internet-Only BanksTraditional bankingOnline bankingConsumer intentionRegression analysis
Doi Url:http://doi.org/10.6814/NCCU202000798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8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gshot_favorites title msg收藏:0
伴隨全球金融數位化的發展及科技技術進步的趨勢,數位金融服務不斷地推陳出新,而我國金融管理委員會在民國108年7月30日,正式核發3張純網銀證照,而金管會開放純網銀目的是希望能引導傳統銀行能跟上金融科技創新的腳步,讓銀行之間透過良好的競爭以提升金融環境之服務的質量,而透過鼓勵數位科技之金融創新及強化金融普及,同時滿足新世代與各生活角落之消費者的需求。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進行樣本蒐集之分析,探討消費者的基本特性、對現行的傳統銀行與網路銀行的使用程度、及對即將開業的純網銀之看法,藉此瞭解消費者在時代變遷的過程中,選擇銀行往來之關鍵因素,由傳統銀行延伸到網路銀行再到現今即將開辦的純網銀三個階段有何變化,並根據其結果透過多元迴歸分析之方法探討控制因子對消費者使用純網銀之意願關聯性。
研究結果發現,唯有性別、每月平均使用網路銀行交易次數及是否知道純網銀與網路銀行的差別,才有顯著的影響使用意願。而婚姻、年齡、是否在乎企業識別形象、銀行之優利條件、時間效率與彈性、認為資訊安全性與交易風險為使用純網銀的主要疑慮及認為須親自到實體銀行辦理業務感到不方便等,以上消費者分類與其所認知態度對於純網銀之申辦意願,都有正向的關聯性與影響性,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希望可以藉由了解這些影響消費者使用純網銀的意願關鍵因素,作為得以協助提供給純網銀業者在未來經營時應著重之方面及經營模式之參考方針。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ization of global finance and the trend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digitalized financial services are constantly being updated. On July 30, 2019, the 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ttee R.O.C.(Taiwan) issued three certificates of Internet-Only Banks. For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Authority, the purpose of opening online banking is to lead traditional banks to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financ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so that the banking industry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s through good competition, and satisfy the needs of consumers in every walk of life by encouraging innovation in digitalized financial technology and strengthening financial popularization.
This study us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analyze the solicited samples, explor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onsumers of their uses of existing traditional banks and online banks, and documents their views on the opening of Internet-Only Banks,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s of consumers’ attitude in during the process. The key factors in choosing bank transactions have been changed from traditional banks to online banking, and from online banking to the emerging Internet-Only Banks.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use of controlled factors for consumers is discussed through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study found that only gender, the average number of online banking transactions per month, and whether you kn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ure online banking and online banking ca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willingness to use. Marriage, age, whether you care about corporate identity, bank's favorable conditions, time efficiency and flexibility, think that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transaction risks are the main doubts about using pure online banking, and feel that it is inconvenient to personally go to a physical bank to conduct business Consumer classification and their perceived attitudes hav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influence on the willingness to bid for pure online banking.

The main purpose of studying Internet-Only Banks is to hope that by understanding thes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consumers' willingness to use Internet-Only Banks, we can use the result as a referential guide to assist the Internet-Only Banks industry in terms of the business models that it should focus on in future operations.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論文架構與研究流程 4
第貳章 文獻回顧 6
第一節 顧客選擇主要傳統銀行往來之關鍵因素 6
第二節 網路銀行之數位金融演化史 10
第三節 純網銀定義及探討 14
第參章 資料收集與內容說明 18
第一節 研究方法 18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7
第肆章 實證模型與結果分析 38
第一節 實證模型 38
第二節 變數選取與敘述統計分析 39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55
參考文獻 58
附件 正式問卷調查 58

中文參考文獻
丁以翔(2003)。服務便利性對服務品質的影響之實證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明吉(2015)。銀行網路化與顧客往來意願之關聯性研究。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台中市。
李福民(1994)。銀行業服務品質之探討:兼論一般客戶選擇往來銀行之決定因素,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李慧慈(2004)。 利用約略集合論預測網路銀行使用意願 。南台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尚郁慧(1996)。本國一般銀行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岳君怡(2006)。影響顧客持續使用網路銀行意願關鍵因素之研究,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志偉(2008)。影響消費者對使用網路銀行關鍵因素之研究,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未出版,新北市。
林恆毅(2016)。金融3.0台灣網路銀行使用者分析,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榮春,林茂雄,邱天佑(2011)。影響網路銀行實際使用行為之研究,顧客滿意學期刊,第7卷(1),頁1-22。
邱光輝(2018)。網路銀行服務品質之研究 -以A銀行為例,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台中市。
金管會,開放設立純網路銀行之政策說明,2020年5月4日,取自: https://reurl.cc/b5VQAr
洪慈鎂(2003)。顧客與金融產業之企業形象、關係行銷,對信任度、滿意度與後續使用意願的影響,東吳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紀信光、袁淑芳、趙偉智(2014)。服務品質、工作態度、顧客忠誠度、顧客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嘉義地區銀行往來客戶為例,第六屆管理與決策學術研討會特刊,第 1-16 頁。
夏友芳(2018)。網路銀行影響顧客滿意度要素之研究-以A銀行為例,美和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經營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徐中琦、廖見文(1997)。台灣商業銀行服務品質管理之研究。基層金融,第34期,頁99-124。
高筱玲(2005)。顧客對金控商業銀行偏好之研究,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康淑華(1990)。商業銀行競爭形象定位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仁忠(1995)。國內新舊銀行服務品質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張桂綾(2010)。科技接受模型下關係慣性、轉換成本與服務便利性之因果關係探討:以金融服務產業中網路銀行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張程凱(2019)。發展純網路銀行之關鍵成功因素,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莊景弼(1999)。我國網路銀行關係品質模式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郭明昇(2019)。純網路銀行發展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建文、駱達彪、蕭國鐘、潘有崴(2013)。影響顧客使用銀行虛擬通路意圖之研究,臺灣企業績效學刊,第 6卷,第2期,頁213 - 231。
陳柯樺(2014)。銀行行員信任特質對消費者人際信任與再購意願影響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金融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美如(2018)。網路銀行使用行為意圖之關鍵因素探討,中國文化大學企業實務管理數位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名慧(2019)。影響消費者對純網路銀行使用意圖之研究,東海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黃玟瑜(2000)。銀行業服務品質與經營績效關聯性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未出版,嘉義市。
黃逸甫(2000)。服務品質、價格、品牌形象與品牌個性對顧客滿意度之影響─以銀行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照貴、張海青(1999)。網際網路在銀行業的影響與擴散作用:探索性研究,中華管理評論,第二期,頁105-114。
溫家政(2011)。網路銀行品質對持續使用影響研究,大同大學資訊經營學系所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賀勤(2012)。以科技接受模型探討消費者之網路銀行使用意圖,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廖佩珊、蔡宜芳(2007)。金控商業銀行服務品質之研究,第2卷,第6期,頁33-52。
廖恆熙(2008)。網路銀行之顧客滿意度及行為意圖研究-以國內某銀行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趙語凡(2018)。網路銀行服務品質與顧客持續使用意願之研究,銘傳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皓文(2000)。台灣地區本國銀行網站之服務品質衡量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蕭志同、林國平(1999)。臺灣網際網路服務業經營效率之研究,中華管理評論,第2-4期,頁95-104。
鍾欣蘭(2008)。服務品質、企業形象與顧客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以台灣銀行業為例,成功大學統計學系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英文參考文獻
Berry, L. L.(1995).Relationship Marketing of Services-Growing Interest, Emerging Perspectives.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3(4), 236-245.
Bayton, J. A. (1959). Researching the corporate Image. Public elation, 4(10), 3-8.
Davis, F. D. (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3(3), 319-340.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2018), “Sound Practices: Implications of Fintech Developments for Banks And Bank Supervisors,” Feb. 19
Griffin, G., (2002) “Image: It’s all in the Mind (That’s Why It Drives Sales),” Instant and Small Commercial Printer, 21(8), 12-15.
Howcroft B, Hamilton R and Hewer P.(2002) Consumer Attitude and the Usage and Adoption of Home-based Bank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 20 (3) , 111-121.
Liao Z and Cheung M T. (2002)Internet-based e-banking and Consumer Attitudes:an Empirical Study . Information&Management, 39 (4) , 283-295.
Morgan, R. M. and Hunt, S. D.(1994).The Commitment-Trust Theory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Journal of Marketing,58(3), 21-38.
Morrall & Katherine. (1994). Service quality: the ultimate differentiator. Bank Marketing, 26(10) , 33-38.
McKinsey&Company Global management consulting (2016), “Building a Digital-Banking Business”, 2020/04/15 , from : https://www.mckinsey.com/industries/financial-services/our-insights/building-a-digital-banking-business
Parasuraman, A., V. A. Zeithaml, and L.L. Berry(1985), “A Concepture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r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49, Fall, 41-50.
Ramsay J and Smith M.(1999)Managing Customer Channel Usage in the Australian Banking Sector. 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14 (7) , 329-338.
Robertson, T. S., & Gatignon, H., 1986, Competitive effects on technology diffus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20(3), 1-12.
Sauerhaft, S., Atkins, C. (1989) `Image Wars',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Stafford, M. R. 1996. Demographic discriminators of service quality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Journal of Service Marketing, 10(4), 6-22
Seddon, P. B. , (1997)“A Respecif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DeLone and McLean Model of IS Success,”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8(3), 240-253.



(此全文未授權公開)
電子全文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