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234.177.119)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中):蔡承亨
作者(英):Tsai, Cheng-Heng
論文名稱(中):「靠北長官」苦了誰?陸軍基層連長的權力地圖
論文名稱(英):The effects of online anonymous complaints on army company commanders
指導教授(中):鄭力軒
指導教授(英):Zheng, Li-Xuan
口試委員:王增勇
簡妤儒
口試委員(外文):Wang, Zeng-Yong
Jian, Yu-R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出版年:202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2
中文關鍵詞:建制民族誌國軍連長靠北長官
英文關鍵詞: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R.O.C. ArmyCompany commanderKao-bei officer
Doi Url:http://doi.org/10.6814/NCCU202200037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65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39
  • gshot_favorites title msg收藏:0
當今網路社群對我國社會的影響力已是有目共睹,而自2014年出現在Facebook(臉書)上的「靠北」系列社群,更是引發國軍蓬勃的「靠北長官」現象。該社群的對外公開性與人員匿名性,衝擊了陸軍基層連長對單位領導與管理的觀感,更對國軍組織的內部運作造成影響。本研究以陸軍基層連長的視野作為立足點,透過建制民族誌的研究途徑,實際進入靠北長官事件現場,傾聽他們所經歷的挫折與困難,為其解構建制環境中的權力關係;並協助連長們找到靠北長官事件中,屬於他們的角色與權力地圖。
經由建誌民族誌的剖析,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一、靠北長官現象的發生不僅是陸軍基層連長領導失當,更包含了社會對國軍的觀感、國軍組織文化及保防體系的運作,形成國軍內部象徵保障基層權益的「轉型正義」現象。二、國軍當前的申訴制度雖然完整,但並不完全符合基層官兵需求,廣泛性、低門檻、可匿名,更能符合官兵期待。三、要求基層連隊主官重視官兵權益固然正確,但並不能就此轉換國軍形象,而是必須思考組織中的結構性問題,配合制度面的改善與長時間的證明,方能逐步弭平舊威權時代國軍所為之惡,重塑國軍是為人民服務的仁義之師形象。
本研究認為,靠北長官現象對國軍多數成員的軍隊生活產生某種改變,即便彼此立場不同,但都是為了規正舊威權時代所斲傷的國軍形象,持續向世人證明中華民國國軍是為人民服務的國軍,故彼此應相互體諒對方在建制中的位置及困難,共同落實軍中人權、合理要求、精實訓練,一片丹心假以時日,終能為我人民舉國上下所認同。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media on our society is obvious, and the "Kao-bei" (靠北) community appeared on Facebook since 2014 have triggered a phenomenon of complaining their superior officers online in the R.O.C. Army. Given the openness and anonymity of online communities, there is a huge impact on army company commanders’ perception of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even the internal operations of the R.O.C. Army cannot be exempted from that impact.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angle of army company commanders. Through the approach of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power relations in the military, by listening directly from our company commanders of their experience and difficulties; and help them to realize their roles among this overwhelming flood of online complai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First of all, what have included in the cause of the phenomenon of "Kao-bei Officers" (靠北長官) are not just the abusive leadership of the company commanders; it also includes the public image of the military,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f the armed forces,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counter-intelligence branch in the military, of which is part of the “transitional justice” movement in Taiwan to protect the rights of soldiers. Secondly, although the grievance system of the military is fine, it still falls short of the expectation of our soldiers, who want the system more accessible and competent, and are asking for anonymity when registering complaints. Finally, it is right to demand company commanders to take good care of the rights of their subordinates; but by merely doing so, we are still unable to reverse the negative public image of the military forces; what we need also is to improve the organizational problems of the military forces; and through the test of time can we build up for our military forces a good reputation among the people.
This study believes that the phenomenon of "Kao-bei Officer" (靠北長官) has brought about a profound change in the military life of most of the members of the R.O.C. Army. Even though they are in different positions, they all aim to improving the image of the R.O.C. Army damaged in the old authoritarian era and continuing to prove to the world that the R.O.C. Army is a national army that serves the people. In conclusion, our officers and soldiers should understand each other’s difficulties in the military organization, so that they can sustain human rights in the military and improve training quality, to meet the expectation of the people.
第一章 緒論:來自虛擬世界的真實審判 1
第一節 網路社群的威力 1
第二節 「靠北長官」事件中的受害者 4
第三節 形成研究問題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軍隊社會與網路世界的衝突 9
第二節 陸軍基層連長的培養與塑造 13
第三節 國軍對申訴案件之處置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1
第一節 研究取向 21
第二節 研究設計 25
第四章 陸軍基層連長的處遇 35
第一節 上任之前 35
第二節 是領導者還是外來者 37
第三節 該為誰代言 44
第四節 小結 48
第五章 當調節失靈 51
第一節 風險與保險 51
第二節 當聲音被聽見 55
第三節 發聲之後 62
第四節 小結 66
第六章 時代的斷層 69
第一節 舊歷史的包袱 69
第二節 新政策的衝擊 74
第三節 聲音該被誰聽見 77
第四節 小結 82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連長的責任 85
第二節 申訴制度的反思 88
第三節 轉型誰的正義 91
第四節 總結 94
第五節 尾聲 95
參考文獻 99
中文文獻 99
英文文獻 103
附錄 105
中文文獻
一、專書
中華民國110年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21)。中華民國110年國防報告書(初版)。臺北市: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第401廠北部印製所。
王鳳翎(1990)。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史稿:西元1924-1934年(初版)。臺北市:龍文。
王增勇、梁莉芳(2020)。為何建制民族誌如此強大?解碼日常生活的權力遊戲(初版)。新北市:群學。
王增勇等譯(2012)。為弱勢者畫權力地圖:建制民族誌入門(初版)(Marie L. Campbell & Frances Gregor原著)。臺北市:群學。
江靜之譯(2001)。網際權力:網際空間與網際網路的文化與政治(初版)(Tim Jordan原著)。臺北市:韋伯文化。
宋秋儀譯(2006)。組織領導學(五版)(Gary Yukl原著)。臺北市:華泰。
李宇美譯(2015)。鄉民都來了:網路群眾的組織力量(二版)(Clay Shirky原著)。臺北市:貓頭鷹出版。
李尚勤(1984)。國軍教戰總則釋義。桃園市:聯勤北部印製廠。
周業謙、周光淦等譯(2005)。社會學辭典(二版)(David Jary & Julia Jary原著)。臺北市:貓頭鷹出版。
林圭譯(2001)。第六種語言(初版)(Robert K. Logan原著)。臺北市:藍鯨出版。
政治大學社工所(2012)。女性主義學者的生命歷程與研究路徑:與建制民族誌大師相遇(會議手冊)。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施奕如譯(2013)。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初版)(Hannah Arendt原著)。臺北市:玉山社。
高永光(2017)。領導與管理(初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國防部(2004)。國軍軍語辭典。桃園市:軍備局北部印製廠。
國防部(2019)。國軍內部管理工作教範。臺北市:國防部。
國防部「國防100問」編纂委員會(2010)。國防100問(初版)。臺北市: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國防部陸軍司令部(2015)。陸軍指揮參謀組織與作業教範(三版)。桃園市: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401廠北部印製所。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1978)。黨員守則軍人讀訓淺釋。臺北市:黎明文化。
張其昀(1984)。先總統蔣中正全集。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張金鑑(1985)。管理學新論(初版)。臺北市:五南。
畢恆達(202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二版)。新北市板橋區:小畢空間。
郭崑謨(1994)。管理學(初版)。臺北縣蘆洲鄉:國立空中大學。
陳宇(2007)。中國黃埔軍校(初版)。北京市:解放軍出版社。
陳庚金(1979)。人群關係與管理(初版)。臺北市:五南。
陸軍軍官學校(1984)。黃埔重要文獻。高雄市鳳山區:黃埔出版社。
陸軍總司令部(1999)。陸軍作戰要綱。桃園市:聯勤北部印製廠。
鈕文英(2012)。質性硏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初版)。臺北市:雙葉書廊。
黃守義譯(2012)。網絡社會的槪念:科技、經濟、政治與認同(初版)(Darin Barney原著)。臺北市:韋伯文化。
黃裕美譯(2020)。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二版)(Samuel P. Huntington原著)。臺北市:聯經出版。
翟本瑞(2001)。網路文化(初版)。臺北市:揚智文化。
趙本立譯(2001)。軍事領導學(初版)(Eric. K. Shinstki原著)。臺北市:大屯。
蔡培村、武文瑛(2004)。領導學:理論、實務與研究(初版)。高雄市:麗文文化。
蔡萬助(1998)。軍事管理學(初版)。臺北市:華泰文化。
蔡鍔、費怒春、蔣中正(1986)。增補曾胡治兵語錄註釋(初版)。臺北市:黎明文化。
鄭純宜譯(2017)。轉型正義:邁向民主時代的法律典範轉移(二版)(Ruti G. Teitel原著)。臺北市:商周出版。
戴至中譯(2016)。鄉民公審:群眾力量,是正義還是霸凌?(初版)(Jon Ronson原著)。臺北市:時報文化。
瞿海源等(2015)。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初版)。臺北市:臺灣東華。
魏汝霖(1984)。孫子今註今譯(二版)。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二、期刊論文
王良卿(2015)。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後領導制度的轉型(1923-1924)。國史館館刊,(44),1-46。
吳景欽(2013)。從洪仲丘案談軍事審判權回歸司法權的必然性。人權會訊,(110),28-33。
林中瑛(2016)。國內媒體對國軍「洪仲丘事件」新聞報導之內容分析─以《蘋果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為例。復興崗學報,(108),51-74。
林俊龍、徐名敬(2019)。以內容分析法探討FACEBOOK「靠北長官2.0」粉絲專頁有關空軍之留言內容。空軍軍官雙月刊,(205),56-72。
侯坤宏(2007)。戰後臺灣白色恐怖論析。國史館學術集刊,(12),139-203。
洪錦成、施奕暉(2013)。我國兵役制度的演進、變革與展望。檔案季刊,12(2),30-45。
張秀華、曾中蓮、周惠文(2007)。網路匿名性及人格特質分組對群體討論發言廣度之影響。資訊管理學報,14(3),1-17。
陳依翔(2016)。是「控制」還是「支持」?從「科層體制」觀點探討軍隊社會工作者的倫理困境。臺灣社會工作學刊,(17),131-172。
陳津萍、徐名敬(2021)。中共「心理戰」與「認知域作戰」發展之比較研究。復興崗學報,(118),119-148。
陳家幸、賴冠州(2004)。網際網路語言溝通模式之建立及其對新世紀教育的衝擊。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2),105-115。
陳燕玲、陶聖屏(2015)。新聞事件之網路模因研究:探討洪仲丘案所引起的網路謠言傳播。復興崗學報,(106),43-68。
傅文成、陶聖屏(2018)。以大數據觀點探索網路謠言的「網路模因」傳播模式。中華傳播學刊,(33),99-135。
傅文成、謝奇任、邊明道(2019)。以大數據分析取徑探究傳統媒體與社群媒體的議題設定與預示效果-以洪仲丘事件為例。傳播與社會學刊,(50),99-131。
楊正誠(2005)。析論組織俗民誌的意義、概念、方法與實例。女學學誌,(20),223-254。
錢淑芬(2009)。階級、符號與角色:軍事社會化的模塑技術。復興崗學報,(96),127-153。
錢淑芬(2013)。全控機構的制度設計與制度化:以國防大學政戰學院初官養成教育的模塑制度為例。復興崗學報,(103),147-174。
錢淑芬、廖帝涵(2009)。軍隊的階級倫理如何框住人際互動:憲兵義務役士兵的軍事社會化經驗。復興崗學報,(96),79-105。
羅承宗(2013)。洪仲丘案啟示錄:三層次課題分析。人權會訊,(110),23-27。
三、學位論文
葉琇姍(2016)。「做個就業好公民」的身心障礙者就業促進論述-以建制民族誌觀點分析。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宜家(2018)。社群媒體對警察科層文化之影響。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佳胤(2017)。危機回應策略對國軍聲譽之影響-公眾怒氣的中介效果。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市。
潘妍伶(2003)。國軍網路申訴系統之研究。國防大學管理學院國防資訊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蔣國強(2019)。國軍新聞危機傳播之研析-以陸軍航特部阿帕契新聞事件為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新北市。
鄭乃慈(2018)。國軍危機情境和民眾情緒之研究-以陸戰隊虐狗案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市。
簡恆信(1999)。虛擬社群匿名行為模式研究---以網際網路電子布告欄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四、國防法規
國防部「1985申訴專線」案件處理精進作法,國防部(102)國督軍紀字第1301號令,國防部(2013)。
國軍官兵申訴處理實施規定,國防部(86)祥祺字第6118號令,國防部(1997)。
國軍官兵權益保障委員會設置暨審議作業實施要點,國防部(99)國權保會字第0085號令,國防部(2010)。
國軍軍風紀維護實施規定,國防部(108)國督軍紀字第0585號令,國防部(2019)。
五、網路資料
DailyView網路溫度計(2016)。憲兵查水表?回顧國防部十大爭議事件,2016年3月9日,取自:網址https://dailyview.tw/Daily/2016/03/09
中央通訊社(2020)。福灣巧克力性騷擾事件延燒 乖乖家樂福全家跟進下架商品,2020年12月8日,取自:網址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12080346.aspx
中央通訊社(2021)。臺中鴨肉店事件 男店員出面道歉盼事件到此為止,2021年1月9日,取自:網址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1090046.aspx
中央通訊社(2021)。邱國正:國軍副食供應仍以國產豬肉為主,2021年5月10日,取自:網址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105100168.aspx
中央通訊社(2021)。役男恢復下部隊抽外島 邱國正:有部隊經驗是好事,2021年9月27日,取自:網址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9270029.aspx
內政部役政署(2021)。服役須知,2021年10月14日,取自:網址https://www.nca.gov.tw/chaspx/Faq_Detail.aspx?web=84&id=259
行政院(2005)。行政院第2925次院會決議,2005年2月1日,取自:網址https://www.ey.gov.tw/Page/4EC2394BE4EE9DD0/a9ebe817-f934-44e7-bc91-aa8cc9e49004
行政院(2015)。「網路霸凌」諮詢會議實體發言紀要,2015年8月13日,取自:網址https://g0v.hackpad.tw/ep/pad/static/3nAcldO4mwj
政戰資訊服務網(2021)。安全狀況檢舉反映專區,2021年1月,取自:網址https://gpwd.mnd.gov.tw/Publish.aspx?cnid=143
時事想想(2015)。網路?霸凌?專訪靠北系列創始板主,2015年5月1日,取自:網址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4010
國防部發言人(2021)。陸軍司令部發布新聞稿,說明媒體報導「軍人向蔡總統鞠躬,遭批不符軍人禮節」乙情,2021年2月5日,取自: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MilitarySpokesman/posts/3886764821386807/
國防部(2017)。國防部106年12月份第1次例行記者會新聞參考資料,2017年12月19日,取自:網址https://www.mnd.gov.tw/Publish.aspx?p=74954&title=%E5%9C%8B%E9%98%B2%E6%B6%88%E6%81%AF&SelectStyle=%E6%96%B0%E8%81%9E%E7%A8%BF
福灣莊園巧克力有限公司(2020)。聲明啟事,2020年11月26日,取自: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FUWANCHOCOLATE/posts/4683227115080889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2015)。阿帕契案--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新聞稿,2015年8月21日,取自:網址https://www.tyc.moj.gov.tw/294079/294166/294168/384146/
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20)。2020臺灣網路報告,2020年12月,取自:網址https://report.twnic.tw/2020/assets/download/TWNIC_TaiwanInternetReport_2020_CH.pdf
嘉義市政府(2006)。國軍「1985諮詢服務專線」宣導,2006年8月7日,取自:網址https://www.chiayi.gov.tw/News_Content.aspx?n=455&s=334759
總統府新聞稿(2007)。總統偕副總統主持九十六年度下半年陸海空軍將官晉任布達暨授階典禮,2007年6月26日,取自:網址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11404

英文文獻
Goffman, E. (1961). Asylums : essays on the social situation of mental patients and other inmates(1st Ed.). New York: Anchor Books.
Smith, D. E. (1987). The everyday world as problematic : a feminist sociology(1st Ed.). Bost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Smith, D. E. (2005).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 : a sociology for people(1st Ed.). Lanham, Md: AltaMira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