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7.174.15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中):林威沂
論文名稱(中):期貨契約之設計與市場管理之探討
指導教授(中):楊光華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
出版年:102
畢業學年度:8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4
中文關鍵詞:期貨契約契約規格契約標的物保證金漲跌幅限制部位限制期貨市場市場管理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6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00
  • gshot_favorites title msg收藏:0
一國要發展期貨市場,首先便是要推出期貨商品,而一國期貨市場的成敗,期貨契約之設計也佔有關鍵性的角色。從市場管理的角度來看,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審核一期貨契約是否得以上市之標準包括審核現貨市場的情況、契約本身的條款及條件、經濟目的之檢測、不違反公共利益等四項構面,由此可以看出,契約本身規格設計之良窳,便繫於關鍵之地位。本文便以期貨契約設計與市場管理之間的關係來做探討,期望從市場管理的角度下,分析期貨契約設計時所應考量或探討之因素。
本文的撰寫方式,係從既有的相關文獻與資料開始,首先敘述期貨市場基本概念,以做為本文探討期貨市場管理與期貨契約設計之基本背景。之後根據文獻分析的結果,加以實地訪談,以了解在現實面期貨主管機關與期貨交易所對於期貨市場管理與期貨契約設計上之立場與意見。最後,以期貨市場管理的角度為出發點,從政策面論述期貨契約中若干引起討論之條款或條件,分析該等條款或條件在設計上所應考慮之因素與爭議點等等。
撰寫本文之目的,係提供契約設計者與市場管理者在推出與核准契約上市之前政策運作上之建議,本文以政策討論為導向,便是提供若干不同的切入角度及構面以供其參考,俾使其在未來推出其他新的期貨契約時對於契約規格之設計能有所助益。
對於契約標的物,本文首先討論選擇契約標的物時應考慮那些因素,其須具有交易規模大、流動性高之現貨市場,且標的物現貨市場之價格波動幅度必須具有相當的不確定性。此外,本文也針對本國未來欲推出本土化之商品期貨與金融期貨,做出簡要的評論。另,針對國內專業期貨商與由他業兼營期貨業務者之間的競爭問題,做出淺顯之探討,因此等問題勢必成為主管機關與交易所未來會面對之主要難題。
對於保證金之考量,本文有以下看法:第一,根據市場交易人所提出之真實證明文件,對於真正避險者、價差交易投機者以及當日沖銷交易者可收取較低之保證金水準;第二,嚴格規定結算會員之資信要求以及要求經紀商要確實掌握客戶之信用狀況,並要求隨時回報不合理之交易情況;第三,交易所與主管機關應確實依期貨交易法與市場監視準則之規定,當期貨價格發生劇烈變動或有發生劇烈變動之虞者,在權限範圍內得視情況增加或減少保證金之金額。
本文建議未來在設定漲跌幅限制時應該要考慮到兩點,第一,以我國首先推出之發行量加權指數台指期約的交易經驗來看,期貨交易對於現貨市場有沒有出現不合理助漲助跌之效應,藉此評估期貨契約之推出對於現貨市場之影響,將此影響程度納入考量,而非單純只以標的現貨市場之漲跌幅限制做為期貨交易之漲跌幅限制之依據。第二,將現貨市場交易者之結構納入考量,當市場參與者具備獨立判斷的能力、理性的投資決策行為時,漲跌幅並沒有嚴設之必要,讓價格回歸市場機能去決定較為妥當;反之,便有嚴設漲跌幅限制之必要。
本文以為,部位限制應以「防範人為操縱」的角度來看,而非從「違約風險」的角度來衡量,因為違約風險係起源於交易人不履行契約義務,但期貨交易人持有部位之多寡,卻隱含著其人為操縱之可能性。大量持有部位之交易人,藉由控制現貨部位與期貨部位之數量來達到價格操縱之目的,即使是採取現金交割之期貨商品,仍有人為操縱之可能。因此,對於期貨契約部位之持有是否要設以數量限制,應視標的現貨之價格是否易受到人為影響而定。本文建議,未來在推出期貨契約之前,契約之設計者與主管機關在部位限制上應考量主要參與交易期約者為何人?為防止人為操縱價格之情事發生,除了在立法上可嚴格禁止並處以相當之罰則外,限制法人或自然人持有期貨契約之數量在消極面亦可降低其操縱價格之誘因。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內容 …….……………….3
第三節 本文架構 ……………………………..4
第二章 期貨市場基本概念
第一節 期貨市場之起源 ..……………………7
第二節 期貨交易之特性 ……………………11
第三節 期貨市場之架構 ……………………15
第四節 期貨市場之風險 ……………………31
第五節 期貨市場之經濟功能 ………………..36
第六節 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關係 ………..41
第三章 期貨市場管理之探討
第一節 期貨市場應具備之市場效率 ………..47
第二節 期貨市場管理之理論依據 ……………51
第三節 主管機關規範期貨市場之實際考量 ..62
第四節 期貨市場管理效益與成本之分析 …….68
第五節 期貨市場管理體系之探討 …………..76
第四章 期貨契約設計之探討
第一節 期貨契約之定義 …………………..97
第二節 成功期貨契約之特性 …………….104
第三節 期貨契約規格設計之探討 ……..113
第四節 期貨契約指定之要件 …………….132
第五章 期貨契約設計與市場管理之關係
第一節 契約標的物之選擇與考量 ……..137
第二節 保證金之決定與考量 …………….142
第三節 漲跌幅限制之決定與考量 ……..148
第四節 部位限制之決定與考量 …………155
第六章 結論 ………………………….……….163
參考文獻 .……………………..…….…………171
一、中文書籍
1.中華徵信所,《國際貿易金融大辭典》,民國86年11月。
2.史綱等,《期貨交易理論與實務》,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民國82年8月。
3.朱浩民,《期貨市場分析》,華泰書局,民國83年8月。
4.李伯岳,《我國期貨管理政策之研究與評估》,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民國83年7月。
5.李扣慶主編,《商品期貨學》,五南圖書公司,民國87年12月。
6.林炯垚,《認識期貨》,民國82年8月。
7.林昌義,《期貨交易之原理與實務》,五南圖書公司,民國84年7月。
8.周嚴,《期貨投資學》,華泰書局,民國82年。
9.涂鳳美,《期貨、選擇權與交換》,前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民國87年7月。
10.郭土木,《期貨及認股權憑證交易刑事責任之探討》,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6年4月。
11.陳松興,《期貨管理概論》,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民國82年2月。
12.張清溪等,《經濟學--理論與實際(上冊)》,民國80年8月。
13.楊光華,《美國期貨管理法規概論》,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民國84年8月。
14.劉坤堂等,《期貨市場--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公司,民國86年7月。
15.劉德明,《期貨與選擇權--理論、實務與策略》,故鄉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7月。
16.《新興期貨暨選擇權市場》,台灣證券交易所譯,民國83年3月。
二、中文論文與期刊
1.丁蓓蓓、張訓嘉,期貨交易法律問題之研究,《司法研究年報》,第十四輯(中冊),民國83年6月。
2.王建民,《台灣區期貨業調查報告》,台北銀行經濟研究室,民國87年6月。
3.江念慈,《銀行以自有資金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之監理》,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7月。
4.李存修,為證券市場之發展進一言,《東海學報》,30卷,民國78年6月。
5.李志雄,《期貨交易管理規範之研究--兼論我國國外期貨交易法草案》,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9年6月。
6.吳成俊,政府公債期貨契約規格之探討,《證交資料》,404期,民國84年12月。
7.吳壽山、周賓凰,衡量漲跌幅限制對股票報酬與風險之影響,《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第八卷第一期,民國85年1月。
8.胡星陽、梁敏芳,漲跌幅限制與台灣股票市場波動,《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第七卷第一期,民國84年1月。
9.黃達業,期貨市場的價格波動與倒帳風險對保證金之影響,《證券市場發展季刊》,22期,民國83年3月。
10.黃志松,《外匯期貨暨選擇權之研究--金融商品開放與金融規範析論》,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6月。
11.陳俊合,《我國發展外匯期貨之契約規格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6月。
12.陳錫琪,現行各國期貨交易稅之介紹,《台北銀行月刊》,第二十四卷第二期,民國82年2月。
13.郭凱元,《台灣短期利率期貨契約之設計》,國立中央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5月。
14.傅瑞彬,《期貨市場操縱行為-壟斷與壓擠之經濟分析》,國立政治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6月。
15.蔡芳一,《臺灣股票指數期貨契約設計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
16.《開放商品期貨市場之研究》,經濟部產業發展諮詢委員會,民國81年6月。
三、外文書籍
1.BREALEY, MYERS AND MARCUS, FUNDAMENTALS OF CORPORATE FINANCE﹙McGraw-Hill, Inc., 1995﹚。
2.BRIGHAM AND GAPENSKI, INTERMEDIATE FINANCIAL MANAGEMENT﹙The Dryden Press, 1996﹚。
3.DANIEL R. SIEGEL AND DIANE F. SIEGEL, THE FUTURES MARKETS--ARBITRAGE, RISK MANAGEMENT AND PORTFOLIO STRATEGIES﹙Probus Publishing Co.,1990﹚。
4.DARRELL DUFFIE, FUTURES MARKETS﹙Prentice-Hall, Inc., 1989﹚。
5.FRANKLIN R. EDWARDS AND CINDY W. MA, FUTURES & OPTIONS﹙Singapore: McGraw-Hall, Inc., 1992﹚。
6.JOHN C. HULL, INTRODUCTION TO FUTURES AND OPTIONS MARKETS﹙Prentice-Hall, Inc., 1998﹚。
7.J.P. MORGAN & CO. INCORPORATED, COMMODITY-LINKED FINANCE﹙Euromoney Publications PLC, 1992﹚。
8.MANFRED E. STREIT, FUTURES MARKETS--MODELLING, MANAGING AND MONITORING FUTURES TRADING﹙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 Limited, 1983﹚。
9.MARK J. POWERS AND MARK G. CASTELINO, INSIDE THE FINANCIAL FUTURES MARKETS﹙John Wiley & Sons, Inc., 1991﹚。
10.M. DESMOND FITZGERALD, FINANCIAL FUTURES﹙Euromoney Publications PLC, 1993﹚ 。
11.MICHAEL PARKIN, ECONOMICS﹙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94﹚。
12.STANLEY KROLL AND MICHAEL J. PAULENOFF, THE BUSINESS ONE IRWIN GUIDE TO THE FUTURES MARKETS﹙Business one Irwin, 1993﹚。
13.STEVEN C. BLANK ETAL., FUTURES AND OPTIONS MARKETS: TRADING IN COMMODITIES AND FINANCIALS﹙Prentice-Hall, Inc., 1991﹚。
14.TERRY J. WATSHAM, FUTURES AND OPTIONS IN RISK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 1998﹚。
四、外文論文與期刊
1.Elizabeth Tashjian, Optimal Futures Contract Design,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Vol. 35, No. 2, p.153, 1995。
2.Hardouvelis and Kim, Price Volatility and Futures Margins,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 Vol. 16, No. 1﹙1996﹚。
3.Kalavathi and Shanker, Margin Requirements and the Demand for Futures Contracts,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 Vol. 11, No. 2, p.213-231﹙1991﹚。
4.Paul H. Kupiec, The Performance of S&P 500 Futures Product Margins Under the SPAN Margining System,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 Vol. 14, No. 7﹙1994﹚。
封面頁
證明書
致謝詞
論文摘要
目錄
圖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內容
第三節 本文架構
第二章 期貨市場基本概念
第一節 期貨市場之起源
第二節 期貨交易之特性
第三節 期貨市場之架構
第四節 期貨市場之風險
第五節 期貨市場之經濟功能
第六節 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關係
第三章 期貨市場管理之探討
第一節 期貨市場應具備之市場效率
第二節 期貨市場管理之理論依據
第三節 主管機關規範期貨市場之實際考量
第四節 期貨市場管理效益與成本之分析
第五節 期貨市場管理體系之探討
第四章 期貨契約設計之探討
第一節 期貨契約之定義
第二節 成功期貨契約之特性
第三節 期貨契約規格設計之探討
第四節 期貨契約指定之要件
第五章 期貨契約設計與市場管理之關係
第一節 契約標的物之選擇與考量
第二節 保證金之決定與考量
第三節 漲跌幅限制之決定與考量
第四節 部位限制之決定與考量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